八岁孩子学口才有啥好处

口才可以锻炼孩子交际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更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反应速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孩子学习口才的好处

八岁孩子学口才有啥好处

一、有利于学生胆量的锻炼。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同学们善意的掌声鼓励,他们的信心就更足了,会为下一次的机会准备得更好,一次、二次之后,同学们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问题,都比以前踊跃多了。原来人人都有表现欲,都想当众施展才华。是“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有一位胆小腼腆的同学在日记上写道:“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也不敢站在台上讲话,老师也很少提问我,但这‘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使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二、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三、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为了能搜集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随时随地地收集、分析、总结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一位同学在看了《南京大屠杀》资料后,发表看法,认为原因有三: 1 、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军事、经济等落后。 2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3 、中国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再如:一位同学发现有人竟将吃完饮料后的玻璃瓶摔碎楼道上后,就仿照美国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的诗《樵夫,别砍那棵树》,写了一首诗《同学,别扔那玻璃瓶》,博得同学们的掌声。又如:当老师规定 10 — 20 号的同学搜集有关家乡风情的题材时,他们竟能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分别在饮食、风俗等向同学们介绍,使我们这些学生原来对家乡知识的一知半解变为更系统的了解,增长了不少见识。

四、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对学生精心准备的演讲,我带头拿起笔在学生成绩册空白处记下来,并鼓励同学们做好记录,养成积累的习惯,这对于演讲者来说也更是一种尊重。如:一次名言警句的演讲结束后,我把同学们演讲的名言归在一张有他们座号和姓名的成绩统计表上,印发给同学们做留念,当他们看到自己姓名后面自己推介的名言后,都尝到成功的喜悦,都为自己在班上的表现而高兴、信心百倍。演讲内容通过多样化题材的训练,同学们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短短的三分钟小演讲,不但不会浪费上课时间,反而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变传统的授课式为课堂多元式,压缩老师讲授在课堂所占的比例,增加学生活动在课堂所占的比重。“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除一位演讲者外,师生们都做这个小老师的忠实听众,课堂上多了掌声,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形都跃跃欲试,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三分钟后的上课时间,气氛活跃,同学们对老师的问题是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大大的加强。有些同学说:“假如我课前精神不佳,想睡觉,或情绪不好,欲走神,经过‘三分钟’的热烈气氛诱导,好似注了一针兴奋剂,情绪马上振奋,使我能认认真真地上完每节语文课。”

在幼儿时期锻炼口才,有助语言能力发展,并且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好处,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口才训练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读法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是用嘴去读,而不是用眼去看,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

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背诵法

我们都背诵过课文。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背诵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记忆下某个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我们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口才。

我们要求的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辞、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记忆是练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没有好的记忆力,要想培养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脑中充分地积累了知识,你才可能张口即出,滔滔不绝。如果你大脑中是一片空白,那么你再伶牙俐齿,也无济无事。记忆与口才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后天的锻炼对它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正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练声法

练声也就是练声音,练嗓子。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无力、沙哑干涩的声音。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我们必做的工作。

练声的方法是:第一步,练气。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复述法

复述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地叙述一遍。这种方法在课堂上使用的较多。如老师让同学们看一段幻灯片,然后请同学复述幻灯片的情节或人物的对话。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在于锻炼人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其方法是:选一段长短合适、有一定情节的文章。最好是小说或演讲辞中叙述性强的一段,然后请朗诵较好的同学进行朗读,最好能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然后听一遍复述一遍,反复多次地进行。直到能完全把这个作品复述出来。复述的时候,你可把第一次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对比原文,看你能复述下多少,重复进行,看多少遍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内容复述下来。这种练习绝不单单在于背诵,而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如果能面对众人复述就更好了,它还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模仿法

口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说话。其实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是向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学习,向周围的人模仿。那么我们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模仿。这样天长日久,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描述法

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看图说话,描述法就类似于这种看图说话,只是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图,还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图说话高一些。简单地说,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讲故事法

同学们或许都听过故事,但是不是都讲过故事呢?讲故事看起来很容易,要真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常言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呀!听别人讲故事绘声绘色,很吸引人,有些朋友听起故事来甚至都可以忘了吃饭、睡觉,可是自己一讲起来,仿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干干巴巴,毫无吸引力。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才能,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讲好的。学习讲故事是练口才的一种好方法。

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词,我们也是从戏剧、电影中借用来的。是指演员扮演的戏剧或电影中的人物。我们这里的角色,与戏剧、电影中讲的角色,有着相同的意义。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