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恒企培训
合肥恒企会计以考证为主的传统市场定位,开拓以就业为导向,独特核心的培训平台建立的全景式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萌芽

1

管理 会计 的产生和萌芽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萌芽——在西方,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初,由于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企业强烈地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适应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生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921年,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颁布,推动了“预算控制”被引入管理会计;1922年,奎因坦斯在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中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二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随着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加上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大量应用于企业流程管理,管理会计向着精密的数量化技术方法方向发展。一批计划决策模型得到发展,流程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理论与方法体系纷纷建立,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有效应用,管理会计职能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信息。但由于管理会计对高新技术发展重视不足,且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为改变这一状况,管理会计学者对新的企业经营环境下管理会计发展进行了探索,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企业之间分工合作日趋频繁,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客户需求等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需要从战略、经营决策、商业运营等各个层面掌握并有效利用所需的管理信息,为此管理会计以强调价值创造为核心,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一些国家也尝试将管理会计引入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并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在全世界范围推广。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萌芽

在我国, 虽然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引入较晚,但我国实践早已有之,不乏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包括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和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等;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的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会计体系;90年代后的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点与本量利依存关系、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等,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宝钢集团于1993年起推行标准成本制度,历经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在增强员工成本意识、控制成本、支持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价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在内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单位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有所增强,应用水平有所提高。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电信、北汽福田、三一重工等一批企业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分析和评价等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应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适应单位内部财务和业务部门畅通联系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控预算执行和项目进度,深入开展决算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2

管理会计在决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1.澄清要决策的问题。有时需要做出的决策非常清晰明了。比如,如果一家公司收到了一份价格低于其平常售价的特别产品订单,这时的决策问题即为接受或拒绝订购要约。但实际上,决策问题很少有如此清晰和明确。有时公司最受欢迎产品的需求正日益萎缩,那么真正是哪个原因导致了这种问题的产生呢?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吗?是不断下降的质量控制吗?还是市场上出现了新的替代产品呢?在一项决策决策出台前,有必要澄清这些问题并用专门的术语加以定义和解释。大量的管理会计技巧能够运用在界定一项决策问题的过程中,因为管理会计技巧能够提高决策过程的效率。

2.明确原则标准。一旦某项决策问题被确定之后,管理会计人员就应当对决策赖以建立的标准进行判断和界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是增加公司产品市场份额,还是使成本最小化或是改善公共服务?有时这些多重的目标之间会相互冲突。比如有这样一个决策问题,必须促使产品成本最小化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目标当中的一个就被用来界定为决策的标准,比如说成本最小化。另一项目标则用来作为相应的约束条件,如产品的质量必须满足不大于千分之一的废品率。

3.确定备选方案。一项决策通常需要在两项或更多的可选方案中做出选择。如果一台机器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么可以选择的处理方案有哪些呢?这台机器可以被修复或替换,或者租赁一台以取而代用。但是,维修所花费的成本可能要高于替换所耗费的成本。在整个决策中管理会计人员的分析对备选方案的取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3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管理会计是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为企业内部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传统的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涵盖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世纪中后期,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新的管理理论发展不断扩充着管理会计的领域,作业成本、生命周期成本、价值链成本、平衡记分卡、EVA等新的管理会计方法不断出现。管理会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会计理论界视野,而后在实践中有所开展,比如引入了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EVA等管理会计方法。但应用还相当有限,所涉及到的管理会计职能仅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属职能而存在,大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实践的滞后也给管理会计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

4

当前管理会计教育的现状

(一)管理会计教材体系陈旧,内容新意不够

近些年出版的管理会计教材版本比较多。但仔细审视这些管理会计教材,会发现教材内容体系大体相同,即总论、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然后按管理会计职能: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五职能介绍管会计相关理论与方法,最后介绍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也有教材中将作业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安排在一起。另外,教材中普遍存在多理论演绎,少案例阐释(有些教材也有案例,但案例陈旧不鲜活),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应重点灌输管理会计的思想与理念,而目前的教材虽然体系看起来还严谨,但缺乏贯穿其中的管理会计思想与理念,这不太利于学生管理会计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罗纳德W.希尔顿(RonaldW.Hilton)的《管理会计—在动态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值得国内管理会计教材借鉴。国内管理会计教材在内容上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教材中存在交叉的地方,如财务管理教材和管理会计教材都大篇幅的安排了长期决策的相关内容。这个问题在会计教学中由来已久,但在出版的教材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二)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亟需改革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学科属性决定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教学上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会计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在遵循会计相关法律与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学会如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比较多的运用讲授法来传达如何正确的生产会计信息,教学案例的使用更多的在于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积极性。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管理会计教育实践中,讲授法依然一统天下,有的将管理会计变成了公式的推导和计算的掌握,忽略了管理会计教学的内在要求,一直呼吁采用的案例教学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运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存在单一化,学生考核的形式单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教学效果和管理会计的普及与推广。

以上是合肥恒企培训整理的管理会计的产生和萌芽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会计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