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对工作效率、质量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以下就是恒企小编给大家带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方法。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一)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在某些情况下,金额相对较少的错报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一项不重大的违法支付或者没有遵循某项法律规定,但该支付或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一项重大的或有负债、重大的资产损失或者收入损失,就应认为上述事项是重大的。

(二)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很多注册会计师根据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很多注册会计师根据所在会计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

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通常先选定一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仅为发现单项重大的错报而计划审计工作将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单项非重大错报的汇总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更不用说还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未发现错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根据定义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财务报表中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与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相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中未更正与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重要性的含义及理解

1、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这是审计重要性概念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所以,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评估判断重要性时要切记站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去判断。审计重要性常常表述为一种错误的程度,即报表中存在的错报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即为重要,反之就是非重要。

2、审计重要性含有质和量两方面的界限。重要性是相对于决策而言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的金额与性质,也就是说重要性指标具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特征,它们反应了信息错误的程度。重要性的数量特征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时所能够容忍的最低数量界线,即重要性水平;重要性的质量特征就是指某项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其性质是重要的。同时,数量与质量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某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中改变了会计政策而未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则此错误无论其对当年报表影响金额大小均应视为重要的。所以,在具体业务中评估重要性以及数量和性质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重要性的含义及理解

3、重要性在量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重要性并非有一个确定不变的金额比率或数额界限。而且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要想选择一个能为所有的报表使用人共同接受的固定的审计重要性标准是不现实的。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规模和业务性质不同,审计目的不同,对于相同的审计项目,其重要性水平往往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会计报表的同一个项目而言,在不同的被审计对象中其重要性水平是相对的。而不同企业由于面临的环境不同,因而其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例如,一定数额的呆账,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是无足轻重,但对于一家小型企业而言则可能是致命的,可能会威胁到其继续生存。而对某一特定企业而言,重要性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改变。

重要性的运用

(一)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从重要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注册会计师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根据该企业的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来合理地确定重要性水平。但不同的会计师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不同的会计师对影响重要性的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详细审计已经不可能,在抽样审计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为做出抽样决策,肯定会涉及重要性原则;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抽样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对未查部分是否正确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对重要性作出恰当的判断。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都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二)金额与性质的考虑

1、数量特征是以重要性水平来表示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分为客观重要性水平和主观重要性水平。我们从上面对重要性的定义看,这个重要性是指客观存在的重要性。但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由于受其资产总额、经济业务性质、内控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客观存在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具有不可确知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五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对此所做的努力就是正确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对被审计单位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对重要性水平进行主观的评估,并使这种主观评估的重要性水平尽可能地接近客观存在的重要性水平。当评估的重要性水平接近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时,审计风险就降低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常采用固定比率法计算,可选择的判断基础包括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净利润等汇总性财务数据,根据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不同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该选择一个较低的作为整个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降低审计风险。

2、注意错报的性质。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如:蓄意错报比相同金额的笔误更重要,因为其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某数额不大的错报可能引起履行合同的义务,以及某项原来认为不重要的错报,却影响到收益变动的趋势,如某项错报,使收益由每年递增1%变为本年下降1%,就具有重要性。另外,小金额错报的累计,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对此也应予以关注。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