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色彩基础

服装色彩基础

服装素有“软雕塑”和“流动绘画”的美称。人们在察“衣”观色时,首先注意的是服装色彩,所谓“远看色,近看式”、“远看色,近看花”,就指是的这种第一印象感受。因此,色彩搭配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但是,服装毕竟不是纯美术作品,它的色彩有其自身的特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服装色彩基础。

(1)社会象征性

服装还有“城市窗口”的美称,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与社会文明的风貌。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在受到社会道德、经济、文化、风尚制约和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反映出穿着者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乃至社会地位,成为表明其身份的象征性载体之一。这种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历代帝王从唐朝开始一律专用黄色以外,其他公卿百官的冠服色彩也都有严格、明确的品位区别,分别用紫、绊、绿、青等色表示,以至庶民百姓的服色,也各有等差区分。服色成为“严内外、辨亲疏”,象征职位高低、尊卑贵贱的社会标志。

再看现代社会中国际政要的不少峰会上,正规场合各国元首几乎都身看深色正装,以象征他们的权威性及会议隆重、庄严、肃穆的氛围。

(2)时代性

从20世纪到21世纪,国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们对新型科技微电子产品无不抱着敬仰的心情,向往高新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和审美享受,精神和物质消费行为紧扣时代的脉搏而情随“时”迁。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相继上天,人类开创了征服太空的新时代,人们普遍对宇宙奥秘心驰神往,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宇宙色”、“太空色”、“金属色”、“银灰色”等“高科技”色系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

但是,到了70^-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环保问题迅速突现,人们由此产生了向往农村、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海洋湖泊色”、“沙滩色”、“森林色”、“冰蓝”、“亚马逊绿”等色系和色彩就此应运而生,至今仍为服装色彩设计的主旋律之一。

(3)审美装饰性

俗话说:“‘佛靠金装,货靠包装,人靠衣装’,‘人要衣裳马要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现代服装消费者而言,“好看”早己比“穿暖”显得更为重要,真是“三九天穿裙子一一美丽又动(冻)人”。经过设计师精心组合、搭配的服装色彩,能使人的外貌变得焕然一新,以满足人们追求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及享受欲望。但是,这种审美装饰功能应以人为本、因服而异,考虑色彩要以不同对象的形象、气质为依据,运用比较抽象的装饰设计手法,表达出多样的不同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切忌东施效v、张冠李戴。

因此,“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广告语越来越深入人心,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观念己被大众所认同。时至今日,在公共场合中,那种相同服装的“撞衫”现象似乎已很难见了。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