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如何提高跨部门沟通效率

如何提高跨部门沟通效率?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趋于扁平化,这使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部门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按说沟通应该比较容易。但实际的情况是,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十分高昂,这种沟通成本不仅存在于大型企业内,同样也困扰着中小型公司。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以至于要上司出面,甚至是上司的上司来协调。绕了大大的圈子,走了长长的弯路,耽误了很多人的宝贵时间。俗话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其实就是高昂的沟通成本。有效的沟通,能节约大家的时间,避免占用上司的时间。
如何提高跨部门沟通效率
那么,使跨部门沟通成本变得如此高昂的原因何在呢?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职能部门未能将各自的目标有效地整合在组织目标之下——尽管各自制定的目标似乎都无懈可击,但都各自为政。如A部门在某件事情上做出让步,对B部门有利、对组织整体也有利,但对A部门不利,则跨部门沟通就不好协调了。二是因为部门不同,大家在认知上难免存在差异。如果再加上沟通的信息不对等、不能及时反馈等因素,就会导致目的或结果预期的不同。三是组织所倡导和形成的文化氛围及员工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沟通效率的差别。
在公司里,员工和中级主管花在内部沟通的时间大约占其工作时间的40%~50%,而对于高层主管,这个比率会更高。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效率呢?
一、有效整合部门目标
有部门就必然存在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尽管大家理论上都知道要摒弃小团体利益,要从公司整体来考虑问题;但一旦公司利益侵犯到部门利益时,这个部门一般都会自觉地维护部门利益,而不是简单地首先牺牲小团体利益。这是人的自利本性造成的;即使部门经理不想这么做,但迫于部门基层员工的压力也不得不这么做。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两者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说是两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应该整合那种各自为政的部门目标,防止部门的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相冲突。如很多大企业给部门设定预算目标时,都采取企业内部的计算依据,这样便于考核,但显然这种内部的计算依据是不面向市场的,也就是说,部门的预算目标不是面向市场,而企业是面向市场的,它们的方向就明显的不一致。这种企业设置的指挥棒方向性不一致,直接导致部门和企业的想法不一致,故而沟通难以进行。
二、换位思考
在沟通过程中,要学会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对于一个部门经理来说,换位思考即应该多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运作情况,多从其他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理解其他部门的难处。这样才能使沟通更有效。如果其他部门不配合你的工作,你需要检讨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抱怨。那么,企业应该为员工的换位思考做些什么?首先是可以制定一些制度,为员工创造一些跨部门沟通的条件,也可以成立跨部门的项目小组进行工作。不过,最常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实行岗位轮换或者是互相兼职。80/20规律告诉我们,公司内部80%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发生在20%的人员之间,各部门的主管和秘书就是公司内部沟通的“关键少数”。所以,应该鼓励岗位轮换,比如请业务背景的人员担当支持部门的主管,请业务链的上下工序主管互换。这既可以让员工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很好地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可以让各部门的员工站在更高的一个职位角度思考问题,使团队协作精神得以发挥。
三、注重非正式沟通
企业内部沟通中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正式沟通比较普遍,在跨部门沟通时经常被运用,如会议沟通。但需注意的是,部门间需要沟通的比较敏感的问题,最好能在会议前私下解决,迫不得已需要在会议上讨论的,也应该事先通气。此外,在会上的沟通讨论,要尽量以解决问题为主,切忌相互指责、相互挖墙脚。部门主管之间应该常“串门”,要多与沟通对象面谈。现在很多企业的部门都是块块管理,各自为块,部门主管之间很少“互访”,平时的沟通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对于面谈,很多人会说“我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串门闲聊?”殊不知,面对面的沟通借助丰富的表情,表达更为准确,可以大幅减少信息失真,还可以增进部门间的感情和理解。杜绝告状式沟通。如果发现了相关部门的问题,最好与这个部门责任人协调解决,而不能简单直接地把问题端给部门经理,更不能直接端给部门经理的上司。因为这样做,对于这个问题的责任人来说,就是“告状”;即使这个问题由上司出面解决了,但以后的沟通协调可能更麻烦。
四、坚持跟进
跨部门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永远不要怕麻烦。很多人以为开完会、发个文件、写个报告就可以了,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事后应该随时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进度,掌握最新的情况。不要被动等对方告诉你问题发生了,而是要主动而持续地沟通,预防问题的发生。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