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辩证的唯物论实践观具体内容

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说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这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原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3)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是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践(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生产实践是基本的实践活动。

  (5)实践的结构
  实践的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根本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6)实践的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主体依据实践目的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

  (7)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对立)和统一的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胡锦涛语: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8)社会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以上是广州文都教育为您整理关于实践观具体内容的全部内容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