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都考研培训
北京文都考研课堂资深老师授课,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提分方案,开设不同的班级,满足了全部学员的阶段需求。

考研数学计算技巧

1

考研 数学计算技巧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数学是完全陌生的。那么,考研数学计算技巧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动手做题

巩固了基础概念后,就应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了,也就是做题,做题是最好的检验基础是否扎实的方法。做题可以掌握做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的思路,对所学内容逐步进行练习,最后达到看到题目就可以将步骤一字不差的解出来。这个阶段做题主要做课本上的例题还有课后的练习题。很多考生喜欢看题,对照着答案看了一遍觉得懂了,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实际的做题是肯定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一步卡住而使题做不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动手做题,“眼高手低”是复习中的大忌。

通过做题也可以透彻理解各章节的知识点及其应用,达到相辅相成的理想复习效果。第一遍复习时,需要认真研究各种题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强项和薄弱环节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不擅长的题型的练习了,经过这样的系统梳理,相信解题能力一定会有飞跃性的提高。


考研数学计算技巧

做历年真题

在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把每一年的真题当做考试题来做,把握好时间,将做每份真题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之后按照考研阅卷人给出的评分标准对自己的试卷进行打分,记录并分析试卷中出错的地方,找出与阅卷人所给答案不符合的地方,逐渐完善自己的做题思路,逐渐向阅卷人的思路靠拢。另外除了做真题之外大家还要学会总结归纳历年真题,将历年真题中的考点列成表格,这样可以有助于大家预测考点。

做全真模拟题与参考书中的基础题

其次,要做典型题。做题时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做题是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检验,在做题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要积极、主动的思考,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识,所学的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从历年的考研真题来看,线性代数的计算量比较大,但出纯计算的可能性比较少,一般都是证明中带有计算,抽象中夹带计算。所以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证明题的逻辑严紧性,掌握一些知识点在证明一些结论时的基本使用方法,虽然线性代数的考试可以考的很灵活,但这些基本知识点的使用方法却比较固定,只要熟练掌握各种拼接方式即可。

模拟题难度一般高于真题,所以做的不好大家也不要灰心,要承受住压力。除了这些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基础题,真题中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础题,大家一定要把基础题的分数拿到。

2、养成认真的做题习惯

很多复习了很长的同学都会出现明明题目会做可就是拿不上分,多数情况是解题不认真。在试卷上大题还好些,还有步骤分,小题就惨了,一分没有。所以认真解题要从最开始复习时就引起高度的重视。出现这样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在纸上演算潦草,经常画得乱七八糟,不认真,想回过头查找一下某道题的计算过程,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在复习初期训练自己合理使用草稿纸,尽量写的规整一些,认真一些,这样会减少错误率。平时做题也不要在试卷上演算做答,尽量都在草稿纸上。以上方法虽然不能说是考研数学制胜法宝,但发现,养成认真习惯能提高考研数学成绩5-8分,这只是一个平均分,大家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考生们要从考研数学初期就要注意这些细节。

3、勤记笔记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是整理自己在复习当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识点、公式、定理;另一个是错题本,把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错题积累起来。在复习前期时看不出这两个本子有什么重要作用,但越复习到最后就会发现两个本子的重要性了,这两个本子就是考研冲刺复习时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2

考研数学答题策略

一、检查试卷,稳定心情

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做题,花一两分钟时间把卷子通篇看一下,检查一下考研数学试卷是不是23道题目,大致都是什么题型的题目。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有效防止因粗心大意而漏掉一些题目,漏题就太可惜了;

二是可以加强自己的信心,稳定心情。

通过长达一年时间的复习,看了这么多参考书,听了那么多考研课程,相信试卷中肯定有不少题型你是非常熟悉的,看了这些题目以后,你会感到非常高兴,自信心会猛烈增长,原本紧张的心情也会放轻松,这样才能正常发挥。

二、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一道客观题控制在3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解答题一般10分钟左右,根据难易程度适当调整。

最后尽量留出30分钟时间检查,确保会做的题目计算正确。

三、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考研数学题量都是23道题目,其中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9道。

题目类型也是固定的,数学一和数学三1-4题是高数选择题,5-6题是线代选择题,7-8题是概率选择题;9-12题是高数填空题,13题是线代填空题,14题是概率填空题,15-19题是高数解答题,20-21题是线代解答题,22-23题是概率解答题。

数学二1-6题是高数选择题,7-8题是线代选择题;9-13是高数填空题,14题是线代填空题,15-21题是高数解答题,22-23题线代解答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运算,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和证明题考察内容比较综合,往往一个题目考查多个知识点。

从近些年的试卷特点,题型都比较常见,难度不算大,我们最好按题目顺序做,这样能稳定心情,很快进入状态,也不容易漏做题目,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题目也不要发慌,可以暂时放下接着做下一个题目。

当容易的题目有把握的题目都做完之后,再静心研究有疑问的题目,但如果实在没有思路也要学会放弃,留出时间检查自己会做的题目,争取会做的题目不丢分,因为数学的分数最依赖的还是能否将会做的题都做对。

此外,有些同学喜欢先做高数,再做线代,这样的做题顺序也可以,关键是看你平时训练时是如何训练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在此提醒一下大家一定不要漏做题。

3

考研数学详细复习规划

科学的复习规划,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因此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去复习。

基础阶段,时间从现在到6月底。基础阶段,主要是打基础,掌握考研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用的书为考研数学大纲、教材。复习要以大纲为本,把大纲内的考试内容进行地毯式复习,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复习用书就是教材,推荐用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以及浙大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把大纲要求的所有考点在教材上都画出来,例题认真看,要理解,课后习题逐一做完。基础阶段尤为重要,在四阶中一阶是最重要的,因为一阶是打地基阶段,基础不牢,盖起来的知识大楼,遇点小风小浪就容易出事故。基础阶段如果达标的话,我们就能拿到考研数学三分之二的分值,由此可见基础阶段复习的重要性。

强化阶段,时间为7月和8月。这个阶段是对基础阶段的再强化,也是提高综合能力。考研题目的一个特点是综合性较强,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提高解决综合题目的能力。

这个阶段考生可以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以在市面上选取合适的参考书如:跨考的讲义(报班的时候会发),复习全书等。

冲刺阶段,时间为9月到11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做真题,了解真题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我们要通过做真题了解出题人的命题点在哪,出题思路以及侧重点。

这个阶段考生要做大量的真题,考研至今已有30余载,数一数二数三加起来真题多大百套,所以可练习的题目是非常充裕的。要做真题,巩固熟练知识点,查漏补缺。要研究真题,体会考研的出题思路,常见题型,梳理常考点在历年真题中以什么方式登场。研究透真题,就像我们对研究透我们的敌人一样,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见招拆招!

模考阶段,时间为12月份。这个月要做模拟题,休养生息、查漏补缺,调整好心态,准备考上战场。

这个阶段考生通过做模拟题,再次查漏补缺。同时通过模考临摹考试现场,就把模考当成真实考试,多练几次,可以减少考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紧张情绪。总之,既来之,则安之,荣辱不惊,淡然的心态看待考试,把考研当成人生的一步,只要努力过,便问心无悔!

考研数学

4

考研数学该如何备考

一、 重视基础

数学基础很重要,因为数学的难度是从基础上延伸的,很多题目看似很难,但是只要从基本概念和性质出发,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找到解题思路。因此,重视基础,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性质及方法的理解,所以,基本功扎实,才能进一步提高解题的能力,从而很好的应对考研数学。

二、 注重练题

数学是需要大家动手做的,看课本、看题目是不能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的。2017考研数学刚结束就有很多同学反馈题目看着感觉都会,就是没算出来,个别题目卡了好久,这就是看题的结果,似曾相似但是就是思路不清晰,做不出来。数学一定要多练题,通过练习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也可以提升大家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看十遍不如做一遍,希望不要用文科的思路来学数学。

三、 综合理解

综合理解是在基础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的,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熟悉常见的考题的类型和解题思路,通过练习便会在解题思路上有很大突破。考研试题和教科书的习题的不同点在于,考研真题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综合性较强,往往一个命题覆盖多个考点,涉及概念、推理和计算等多种角度,因此,一定要多做题,强化解题思路和提升计算能力的同时,对真题多分析,多总结。

四、 重视真题和解题速度

真题是历年考试的精华,一定要多加练习,并用来检测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做题速度在考试中尤其重要,很多学生反馈题目看着不难,但是就是做不完,因此平时复习要养成一个锻炼做题速度的习惯,这样在考试中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加上大量的练习,大部分题看到就知道思路计算没问题基本上不会存在时间不够的情况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培训整理的考研数学计算技巧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考研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