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文考研培训
北京海文考研致力于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学业与职业发展高端培训,凭借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大幅度提升了培训效果,转变了多项教育应用的教学方法。

如何做考研数学笔记

1

如何做 考研 数学笔记

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做考研数学笔记?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数学水平:通过每次的模拟考试的练习,掌握自己答题的时间和运算的速度。找到自己易错的概念、解法等。

掌握研数学的题型和考点分布,通过历年的考研真题,明确考研数学的题型和考点重点分布的章节,从而确定考研数学复习的重点。

树立做笔记的规划,可以从详略程度以及每个科目所记的重要知识点。

掌握好每个章节之间的连贯性,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框架。


如何做考研数学笔记

2

考研数学备考建议

1、钻研精神

看书做题必须明白每一步是为什么,不懂得问题可以请教大神研友,实在不明白可以在旁边标注,也许下一轮复习再看时就想通了。这样看书的确会很慢,但是学得很扎实。后期做题时必会感激自己前期这样扎实的学习。

2、尽量独立做题

包括第一轮看教材时,书上的例题也先盖住答案自己做。包括教材的章节习题和复习全书的例题等等,切勿看完题目就看答案,给自己留时间思考。

拿出做不出来誓死不看答案的决心,和一些数学大神交流后我发现这是他们的共性,既然是大神们的共性,那必然有可取之处,就像我发现身边诸多英语口语很棒的大神都爱看美剧,于是想练口语的我自然就要多看美剧。

一些小伙伴像看小说一样全书,扫过题目和答案一页页翻过,貌似效率很高。但看完之后把书拿开,会做的题目又有几道呢?

不排除个别大神有特立独行的学习方式,但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拿出笔和纸,盖住答案先自己做题,做完拿自己的答案和例题答案比对,虽说看似低效,但做一道题就掌握一道题目其实是最高效的。

3、在做题过程中不要眼高手低

除非特别简单两步出结果的题目,我都会在稿纸上一步一步写出答题步骤。首先因为只有你自己做了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其次这也是个练习的过程,比如一些常用的求导、积分、解微分方程、级数求和等,要像高考那样经过反复的训练,直到不用过大脑就可以写出下一步,考场下的扎实训练才能保证考场上的高效准确。

4、注重反思

在自己做完一道题目后核对答案的过程中,不能核对最终结果正确了就万事大吉了,毕竟每本书里答案部分占了一半甚至大半,即使这道题做对了也应该仔细研读书里的答案。

很多技巧与新知识就是这么学来的,比如求积分那一章教材的课后题目,我的积分方法和答案的积分方法大多数题目都不一样,做完一道题目查看答案的过程中常常有"哦!原来还可以这么做,真是天才!"的感觉。如果只核对积分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对精彩的解答弃之不顾了岂不可惜。

5、注意复习

一道题目不能做了一遍就不管了,有条件的话尽量安排反复复习。我认为数学并不一定刷多少套试卷,多少习题册,到后期大家刷的李永乐6+2,张宇几套卷,还有挑战135+之类的我一个也没做。

上面列出的参考书的题目能全部做了的话,题量已经不小了,后期的一些时间我认为复习旧题目比刷新试卷的收益要大。看过的知识是会遗忘的,尤其是复习全书上很多的变态题目。

在准备考研期间,短时间内要接触大量的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跟几个小伙伴交流发现大家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明明十几天前才看过的题目,回头复习完全没印象,"哦?我真的有看到过这里么,这个符号是我自己标注的吗?"自己都不相信会遗忘的如此之快。所以尽量安排复习,重要的题目标记星号反复重复。

3

如何学好数学考研

一、考题特点

2018年的数学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难度增加:2018年的试题在整体难度上相较2017年有所明显增加,无论是数学一、二,还是数学三,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解答题,这一点都有明显的体现。

(二)注重三基:和往年一样,今年题目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基本运算的考查,但是相比去年,考查的难度更大,角度更新。如:数学一第1题,考查绝对值函数可导的概念,这是三张试卷共有的一道题,但这道题并不是简单知道导数定义就能做对的,还考察了绝对值方面一些细节的知识点。又比如数学一第14题,考查基本事件概率的运算,把独立,不相容,条件概率等知识点融为一体,是一道非常综合的好题。

(三)考点新颖:今年的题目有很多新颖的考点,虽然在大纲范围内,但却是多年没考或者是从未考过的点。比如数学一第8题,是一道假设检验的选择题,这个点,只在1995年和1998年考过,自此之后20年再未出现。又比如数学三第11题是一道二阶差分方程的题目,虽然差分方程在历年曾经考过三次,但是二阶的差分方程还是第一次考查,并且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再比如今年的线性代数二次型大题,打破传统的应用特征值化标准型的方法,考查了配方法化二次型标准型。这些考题,让今年很多同学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四)计算量大。这一点是最近几年考题的一贯特点。通过复杂的计算考查大家的数学运算能力。比如数学一、二共有的第15题不定积分,数学二的17题二重积分等。

二、复习建议

(一)总体原则:综合以上特点,对2019年的考研数学复习,我们给出大家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

今年的考题对于大纲基础考查不但深入,而且还很全面,考了很多往年没考的死角,所以在今年的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对大纲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做全面、系统的复习,那么我们要对大纲要求的知识不但要加深理解,并且要熟练记忆。很多同学都在这方面吃亏,比如不能熟练、准确记忆泰勒公式、斯密特正交化变换及概率中各种统计量等,造成考场上出现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出来的现象。

(2)重视真题,归纳题型

结合历年真题,归纳总结历年考试中常考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并进行相应地训练,对于提高成绩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全年复习策略: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大家提出以下复习策略:

(1)基础阶段,全面复习(1月~6月)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

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

(2)强化阶段,熟悉题型(7月~10月)

这一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并通过真题讲解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达到实际考试的要求。

(3)冲刺阶段,查缺补漏(1月~12月)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对以往学习笔记的复习全面掌握考试要求并进行高强度(高于考试强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达到考试要求。

建议大家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另外,复习教材和笔记,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平时不常用的、记忆模糊的公式,经常出错的要重点记忆。在此基础之上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考研数学

4

考研数学8月复习方法

复习一般以适应性练习为主,在大量做题的同时,很多同学多半无暇顾及看书,加上前期复习也多半脱离课本,与复习资料为伴。这种只练少看书,甚至不看书的情况,必然会出现知识"盲点"从而留下复习的遗憾:会做的题重复做,使智力降低;不会做的题反复做,使信心受损。所以,一定要协调看书与练习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建议从练的空隙中腾出时间看书,主要认真看课本,研读《数学考试大纲》。从以往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试题均源于书本,高于书本。通过看教材,再次明确哪些是重点主干知识,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突出个性,抓住规律,不留知识盲点。

当然,时间紧迫,再通读一遍没有必要,要有选择性地看:

(1)概念、规律理解不深不透的,容易混淆的章节内容要看;

(2)练习中经常出错的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要看;

(3)知识间综合的相关内容要联系起来看。

参考书目:

《数学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线性代数》清华版: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历年真题。这些试题对于了解考研题型,体会出题思路,把握命题重点,强化答题技巧和训练答题规范有重大意义。考研真题不但要从每道题上符合严格的出题规范,还要从整体上符合预期的难度和区分度,因此整套的真题更能反映命题特点。

以上是北京海文考研培训整理的如何做考研数学笔记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考研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