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考研难不难-考研难点体现

考研的难易程度可从这些方面分析:一是客观条件分析,包括竞争对手、考试内容、公平性;二是主观条件的分析,包括复习时间、心态差异、学习环境、信息获取、志愿填报。

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

一、客观条件分析

1. 竞争对手

相对而言,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对手要比高考少很多。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尖子生"会被免试入学,家庭条件优越者会出国深造。实际情况是,竞争者的能力水平基本相同,考生只要努力超越自己的现有水平即可。

2. 考试内容

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的内容较多,既有英语、政治、数学等公共课,也有专业课;既有笔试,也有复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复杂内容的灵活运用。

3. 公平性

从公平性上来看,考研的区域公平性要好很多,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考生报考院校所在区域划分的。

例如,无论考生是来自山东、贵州、宁夏还是北京,想考北京的院校,只要报考同一所院校、同一专业,考试和录取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不必担心地域限制。

二、主观条件的分析

1. 复习时间

相比之下,考研一般只有一年的复习时间,甚至有些同学是报名的时候才临时决定考研的,复习时间更短。而且大学期间的学习并不是以考研为目的,而是以专业课为主,所以考生的复习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

2. 心态差异

高考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却不一定是为了考研。大学毕业后,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找工作、出国、创业等等。正是因为出路太多,很多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会不坚定,容易动摇,从一开始的激情澎湃到最后半途而废。

3. 学习环境

其实,考生不仅要准备考试,还要学习本专业知识,甚至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有同学去旅游了,有同学谈恋爱了,有同学去聚会了等等。这就要求考生不断增强信心,坚定目标。

4. 信息获取

考研需要获取的信息非常多,如报考院校的信息、专业的信息、指导老师的信息、指导老师的学科研究方向等。很多同学因为获取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而导致考试失败。

5. 志愿填报

考研只能选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而且是在考前填写,很多考生对志愿把握不准,不知如何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