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24468030

双减政策落地后,英语学科“地位”直线下滑?

今年,双减政策落地,喊了多年的给学生减负,终于来了一次大实行,虽然双减的政策有很多条,但是其中对教育相关者影响大的无疑就是对学科补课的限制了,而对于还没有涉及物理化的小学生来说,校外补课最多的无疑就是英语

英语学科“地位”直线下滑?

双减落地后,小学生难以在校外补习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种,很多小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依赖校外补课起步的,失去了英语补习,让很多家长担心学生英语成绩跟不上。

而正逢双减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网上爆出上海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此消息一出,很快有家长把它与双减政策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学科补课受限之下,给学生的减负,又有人把这件事和“取消英语学科”结合在一起,很多家长认为,英语地位或许要直线下降了。

其实上海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的政策并非是双减之后才有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行,所以单凭这一点就说英语学科地位下滑,显然站不住脚,但是新学期小学生的课表变化,或许能说明点问题。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自己的小学时代,二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有英语课,每天至多也就一节,基本和语文与数学的地位是相当的,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英语的地位开始明显上升,就算是小学,一周甚至会安排8到9节英语课,可一周才上五天学。

这种转变不光是逐渐重视学生的英语教学,也因为英语的学习难度,不得不安排这样多的课程来讲解,众所周知,英语这个科目和数学并不相同但又有部分相似,相似的地方就是理解的学生会学的很好,但是不明白的学生怎么也学不会。

所以英语的课节一再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在双减政策之下,小学生新学期的课表却有了变化,从前一周八九节的英语课,如今减到了2、3节,而且这种转变并不止发生在一所小学。

要知道以前英语地位一直是和语文与数学平起平坐的,如今受到“动摇”,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英语被踢出主科的先兆,甚至有人觉得,英语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但是用处却不大,所以应该直接取消,换成物理等有用的学科,在中考和高考中,学生的压力也相对小些。

虽然很多人,甚至是部分专家都呼吁取消英语学科,但是这真的可行吗?

从结论上来说,取消英语学科,是难以实现的。

因为现阶段,英语依旧作为国际通用语,连接起各国人民沟通的桥梁,很多成年人总说我又不出国,没必要学英语,但是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依旧希望学生未来能够走出去,开阔眼界,所以虽然抱怨英语难学,但对于家长来说,不希望孩子未来减少一种可能。

其次,英语现如今对大众的生活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身边很多的进口物品,或者是电器等都是英文注明,如果不会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擅长计算机的学生,英语更是必背技能,总不能用汉字来编程吧?

最后还有一点,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取消英语并不明智,有些了解的都知道,我国的教育资源和水平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就拿英语举例,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会比贫困地区的学生要高些。

英语本身就不是日常生活中必备语言,如果一旦取消,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有多少会学英语呢?少了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一定程度上,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和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的教育将会越拉越大,影响的是孩子的未来。

来源:腾讯新闻

『声明:此内容均自网络搜集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联系删除』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