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1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是指在数学教学内开展阅读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教学也就是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说说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

从简单开始,尝试阅读

初一学生缺乏阅读的习惯,不懂阅读的方法,读书时蜻蜒点水、一带而过,不善于思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阅读,使他们从容易获得的成功中增强信心。我的具体做法是先确定阅读提纲和问题,让学生带着提纲去阅读,带着问题去思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看书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学会如何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了解什么?弄清什么?学会什么?

比如,我布置学生阅读“平方根”这一节内容时,要求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去阅读和思考:(1)已知一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5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你能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题吗?如何用式子来表示?(2)什么叫一个数的平方根?你能举一例子吗?(3)每一个数都有平方根吗?有几个?为什么?(4)什么叫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5)你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吗?你有哪些方法?开始时,阅读提纲可以详细,问题可以比较简单,随着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提纲可由详到简,问题可以由简到难,直到学生自列提纲、自我阅读、自我思考。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区别能力差异,指导课外阅读

勤奋向上的学生绝不会满足于仅从教科书上得到有限知识,他们还会自觉地阅读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不断地拓宽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促使部分学生更快地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一般学生,我根据教学进度,经常向他们介绍合适的数学参考书,动员学生去借阅,并在学生的自学时间下班辅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些反应较慢、知识薄弱、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的学生,我主动地接触他们,关注他们阅读的全过程,鼓励他们与同学切磋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个别落后的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阅读辅导以增强这部他们的自信心,尽快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将他们组成一个课外阅读小组,在一定的时间内指定他们阅读同一本参考书,要求每个人对其中一部分内容书面准备好读书报告,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听讲的学生在听完后提出问题,由主讲的同学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成绩,潜在的智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和发展。 通过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教学中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对数学学科的恐惧感,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在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意识。

2

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一

边读边想

读的同时不能脑袋空空,有时候文字中涉及以前学过的一些概念,当你读到的时候是否能清晰再现这条概念的具体内容,若不能则应马上复习巩固,如果不弄清楚,会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这个小的环节实际上是一种对旧知识的巩固。数学阅读也就是不断温故而知新。对于一些概括归纳的语言,读的同时要想每一字每一句是不是都理解了,心中还有没有疑问。若在哪一处有困惑自己没法解决的可用笔做记号,能促使他们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在疑点、难点获得突破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兴奋之情,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刺激,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样日积月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的结构特点、性质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需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则需在阅读中加以对比,体会特点,增强记忆。在阅读代数中运算方法的小结性文字时,由于文字比较长,阅读时需要分几段来理解并记忆,在记忆的同时应该对照具体例题的步骤来记,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另外要重视对书上图框中的提问的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课程中重点要攻克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认真思考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边读边写

数学是数和形的结合,数学阅读中离不开算一算,画一画,将一些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图形,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图形的认识能力。教材中还常将数学推理的理由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因此,阅读时常需要边看边想边写,有时需在草纸上写,有时需以脚注的形式写在页边上或书的空格处。

此外,开展多途径阅读,大力挖掘数学阅读资源,如,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收集数学普及读物、数学学习指导物及以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3

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二

1.概念、公式的阅读。正确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并能把符号与语言进行互译。

2.例题旁边“想”的内容的阅读。教材中在很多例题旁以学生讨论的方式,或者小精灵提问的方式,写出了“想”的内容和过程,这不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和重视,更提醒了学生相关的重点和难点。

3.“合作学习”的阅读。教材中的合作学习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

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4.“探究活动”的阅读。新版教材的开放度比以往增强了许多,不仅知识点的学习是开放的,而且练习题的开放性也增大了许多。答案不的题目随处可见,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中考题也能觅见踪影,通过对探究活动的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5.“设计题”和“课题学习”的阅读。沟通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虽然新教材设置的“设计题”和“课题学习”数量不多,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题材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三

1.咬文嚼字法。数学语言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具有简练、严密、准确而抽象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在阅读时,要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以准确把握结论内涵。例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一命题,这里的“在同一平面内”就是结论成立的重要条件,若省略了该条件,这两条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此外,数学教材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而来,因此,数学语言不但有汉语的特点,也带上了西方语言的烙印,文字理解有时会有一定阻碍,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指导。

2.融会贯通法。数学知识往往是紧密联系着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进行数学阅读时,要善于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避免产生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数学学习的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3.相互转化法。数学一般有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形式,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和互译的训练。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语言叙述画图的能力、根据图形写出结论的能力、用符号叙述定理的能力等。另外,更应指导学生将简洁、抽象的数学术语,用自己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话来表述;指导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自然语言,用简洁精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是正确理解题意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初中数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