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的教学方法。

沟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学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多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分析、讨论,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学生掌握简洁的解题思路。通过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问题都可以用到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教师示范讲解,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意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和错误,但是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一成不变的漠视批评只会让他们自卑与消极。一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学生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缺点,做受人尊重的好学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深入挖掘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坚强意识

当代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大家庭的溺爱下,不自主地养成了依赖心理,他们娇生惯养,缺少独立自主的好品质。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性格的任务。学习数学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毅力。学好数学不容易,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沉静。出色的数学老师会让学生爱上数学,慢慢沉入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解决问题。

比如,选择一些课后思考题时,有的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太难了,不要做了。而有的老师会引导学生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点出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了学生解决难题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增强学生耐心,坚定解难题的信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风雨过后才能看见彩虹,要学会锲而不舍,要学会坚强。曾有实验证明,喜欢钻研数学题的初中生,多年之后都有所成就,这就得益于当年的磨练。数学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2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很明确: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的教学应从生活出发,基于生活,为了生活。教学中紧紧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利用数学中的生活因素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是用好习题,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承载德育因素的习题,另一方面还要不断针对教学和学生实际,改变和开发新的习题。比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设计成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将练习题融入到“小汽车在高速公路的行驶中遇到困难,请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中。

每出现一个路牌,就要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只有答对了才能继续前行.这样,既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又渗透了交通安全知识。其次是用于生活,比如在教学“克可千克”的教学中,通过开展市场调查、超市购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等。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布置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时分秒”,学会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学了《认识钟表》后可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了《统计》后可让学生统计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上点拨,把“育人”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正如叶圣陶说的“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是没有的,德育总跟智育或体育结合在一起”。教育者的艺术在于机敏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时机,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课堂上,可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数学史料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激励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逐步把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祖国的建设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一些插图和题目中的寓意等,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遵守纪律、举止文明的良好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善于协作、热心服务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敢于竞争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学习圆周率,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学习祖冲之的科学精神;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的关系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法的启蒙教育;一定数量的难题作为思考题或讨论题,可以让学生经过困难之后更加体会到成功的不易;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地寻找错误的原因等等,这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德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力求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统计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农村住房的变化数据,让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改革开发以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利用解题思想方法中的契机

数学教师在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时候,往往要运用体现许多便进行辩证法的观点。

1.“对立统一”的观点。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在讲授相应新课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数学概念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解题思路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让学生形成看待问题事物的全面性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看到有利方面的,又看到弊端存在,掌握客观的评价问题的思路观点。

2.“转化划归”的观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数为形,化形为数,化体(空间)为面(平面),化面为体,化函数为方程,化方程为函数。这些常见的解题思想在数学解体的过程中普遍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转化与划归的思想观点。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处理问题时,灵活的变通达到正确的目的。

3.渗透“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马克思指出“世界是发展着的,变化的。”恩格斯也说过“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

4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

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渗透德育。

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既能使学生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组织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一节时,引入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种地的”、“打工的”、“卖菜的”……“他们挣钱容易吗?”“不容易”。“他们给你们零花钱吗?”“给。”“给多少?”“1元”、“5角”……“那我们今天就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记得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节时,一个学生在演示操作天平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天平的横梁摔成了三段,当时全班哗然,该生也慌了,而我却没有埋怨他,只是说:“没有关系。”但为教育他损坏东西要赔,我又说:“下课后老师与你共同修复怎样?”他怯生生地点了点头。课后,一支“502胶水”解决了这个问题,可孩子却掉下了感动的泪珠。

在练习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巩固知识、传播传统美德的双重目的。如在与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在小黑板上编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二年级同学帮助身残的李阿姨打扫卫生,男生有9人,女生有7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4组进行,每组有几人?”在安排课外练习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自己先到班主任那里收集好人好事记载情况,然后选定内容自编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在受到美德的教育与熏陶的同时,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运用。所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针对学生实际,恰如其分地进行德育渗透。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还必须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比较淡,理解能力较差,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家长的严格要求才能完成。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注意这些特征。比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或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时,学生常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毛病。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弄清谁和谁相比,谁多谁少,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此点作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