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数学怎样开展生活情景教学

1

数学怎样开展生活情景教学

数学怎样开展生活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概念,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在每堂课中都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以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愉悦性的教材。在课程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景,能大大地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利用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和讲故事等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可以从一个故事开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接着故事找到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了学生对探索知识的欲望。

数学怎样开展生活情景教学

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震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如何因课制宜,创设学生成熟或喜爱或惊喜的具体“情景”,是数学课堂设计的“切入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实际生活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生活案例比较亲近,容易理解。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生活化的教育,但是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还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教学情景,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概念性的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景学习资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解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班级里要发给学生一些作业本,全班一共有30名学生,其中女生13人,英语本每人8个,数学本每人12个,语文本每人11个,请问需要英语本多少个?数学本多少个?语文本多少个?男生一共需要多少个本子?全班一共需要多少个本子?对于枯燥的四则运算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但如果有效的设置生活中的情景,那学生对这些问题就会拥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有是他们生活中的,是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通过这种生活案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去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行为上激发他们学习的渴望。

2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1、每堂新课,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同时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他们求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新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许他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新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提出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疑问。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在认识圆规后,请学生对圆规这样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圆规怎样量长度?”“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完成了新课的教学。又如教学“分解因式”,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对这个题目提问,学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样分解因式?”“学习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开展新课的学习。

2、课堂中的操作并非是机械的动手,而是要在操作中通过动脑,思考,指导操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有问题产生,操作时产生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解决,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几何添辅助线证明时”,出示一题需要添辅助线的证明题,学生问:“这题该怎么证明?”让大家共同讨论这一问题,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得出了“如果这有一条平行线”或“那有一条垂线就好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就可引出怎样添辅助线。在图形里添上需要的“辅助线”这样就能证明了。通过操作,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学生对学习的自信油然而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提高。

3、数学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配有例题习题来学以致用,所以讲数学题是课堂上传授的一个主要内容。在讲题之前要把题提前留给学生让他们回去做或讲之前给学生点时间先去做,这样学生对题不陌生,有的还能解出来。所以教师在讲题之前可以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思路或者在讲题中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或者讲完之后问问学生是否还有其它解法。这样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不用面面俱到,重点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可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给其他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弄懂这道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变更已知、求证或用其他方式作变式练习,把一道题吃透,达到让学生掌握一道题学会解一类题的目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一、有趣导入,快乐全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猜想、谜语、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关系融洽,和谐课堂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课堂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课下,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耐心细致回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精神昂扬高涨,积极主动地配合课堂教学,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三、创设情境,活泼课堂

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产生。首先,我们可以创设动画情境,依靠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相关的动画片等等来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再次,创设故事情境,或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带领他们进入故事情境中,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可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可把学生带到户外,让学生辨别学校、树木等方位。

四、实践操作,乐趣课堂

小学生好奇、好动,而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抽象的,如能亲手发现新知,就能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碰巧是中秋节的前几天,上课时笔者特意给学生分小组,每小组八人,然后每小组放一块月饼,先给学生讲解我们中国人中秋尝月饼的意义,同时过渡到月饼的平均分法(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学生在闻着月饼的芳香同时也想着老师的提问,怎么分?此时,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圆形纸”拿出来,动手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二份,(四份、八份)怎么折,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折纸过程的认识,也加深对平均分法的认识,了解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快乐的氛围中达到讲解分数的具体意义。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视操作,调动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好教学方案,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操作,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知识”时,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分数概念,教师可在强调“平均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并拿出折好的纸片正反都看一看、摸一摸,以感知这两份大小,形成表象思维,进而把纸片平均分成4份、8份等。就这样简单地折、看、摸,使学生对“平均分”加深了认识,并形成了正确、完整的分数概念,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即分数是测量和平均分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是用多种器官进行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他们轻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增加记忆,并形象具体地揭示数量关系,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材的重点和分散难点。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笔者动手做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把它们拼成了一个平形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接着,笔者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梯形,并鼓励学生用割补法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将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等高,然后就用求这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则把梯形割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等等。多种训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兴趣也更浓厚了。

又如,笔者在教学“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再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在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数学怎样开展生活情景教学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