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

1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三方”着眼

1.悟解作者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实际上道出了读者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文本解读方法

同一作者因不同的心境可能生发不同的感悟,同样的题材因不同的作者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情怀。如小语教材中李白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与《早发白帝城》,同是李白,在不同心境下传达出的情怀就不同;同样是西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笔下的西湖;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却有着不同的魅力。

解读文本时,需借助于时代背景的了解,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才能够把文本读懂、读好。

2.体察编者

对于任何文学作品而言,读者要真正领悟作品的主旨都必须去悟解作者。但是,从阅读教学的层面上看,我们仅仅悟解作者是不够的,还要去体察编者。编者在选编教材时,会对文本进行反复打磨。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中,有“鲜花伴着骨灰”这么一句,原句为“鲜花拌着骨灰”,进行比较,就可发现,虽一字之差,但二者的表达效果迥异。

编者在编排文本时也是深有用意的。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着“师恩难忘”这根主线编排了三篇文章:《师恩难忘》、《理想的风筝》、《明天我们毕业》。三篇课文中的老师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在学文中体会老师的品质,培养感恩的情怀,掌握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是编者的意图,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认真体察到这一点,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3.关注学者

这是说要关注学习者——儿童。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1.儿童的生活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活,本身没有直接的社会性目的,它具有的是生长性的目的;2.在活动的方式上,儿童的生活具有游戏性,儿童是以想像的形式达成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儿童生活的这些特点,反映在阅读活动中,使儿童解读文本时具有了独特性。

教师的文本解读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就必须了解儿童的文本解读方式是怎样的,并在自己的文本解读中对儿童的文本解读方式予以吸纳。儿童解读文本有其特点:(1)成年人阅读文学作品是以“明知是假”的阅读心态进入文本的,儿童则以“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进入文本。(2)儿童对话文本更多地用形象思维,用儿童的眼睛看待世界。(3)儿童对话文本的内动力主要在于文本生动有趣或风趣幽默。

小学语文文本大多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的文本。教师面对这样的文本,要俯下身子去看,让自己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文本。如果教师从儿童特点出发解读教材,那么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往往会趣味盎然。

(二)“三视”审读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走近——走进——走出,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1.仰视——心怀敬畏

接受美学认为:解读文本的最佳效应建构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双向契合,即视界融合的基础上。尊重文本是有效解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以崇敬的心理,以平静、平和的心态沉浸在文本之中,才能提高解读的起点,才能不断调整阅读中的心理状态和期待视野,使之更符合作品阅读的需要,从而与文本的召唤结构双向契合。

2.平视——换位体验

由于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只有“平视”,才能使读者与文本立足于同一个平面,新的视野才会逐渐呈现出来,新的文本意义才会逐渐生成。平视文本的主要途径就是读者通过反复吟诵,发挥想象联想,获得换位体验。

3.俯视——反思批判

反思是读者对阅读过程的思考,对自己阅读收获的思考,对文本信息与自己已有经验之间的冲突的思考。批判是读者通过反思,对文本的内容、观点、情感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质疑、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教师要解读好文本,关键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应读书、读书、再读书,用广泛的阅读滋养自己的心灵,这样在文本解读时才会拥有源头活水。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之前,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她把这篇经典文章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

同时,她还读了《儿童文学教程》《小说语言美学》《相信童话》等相关理论书籍,然后对比教材中的文本与叶君健原译文,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解疑,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窦老师因为有了自己深入的解读,所以站得高,也因此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看得远、看得深,也才有了激情下的思想深度。

2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一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出色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颂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

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

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著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

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

(三)解读关键句。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

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

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说说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

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

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二)解读文章题目。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鲁教版三下册第七单元,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主题,仔细观察,发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所述之事或是抓住了文章行文线索、或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这无疑对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禆益。

(三)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六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3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二

一、准确把握文本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

师生主体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有创意地解读文本,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进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境界,因而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

例如,《小动物过冬》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是这样写的: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师:“读了这段话,大家想象一下,小燕子在南方生活得怎么样?”生:“很快乐。”师:“是啊,多开心的小燕子啊!谁能开心地读一读?”(指名读)师:“第二年春天,春暖花开,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安排这一段的本意是让学生了解小燕子的过冬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语言文字训练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结合起来。整体上看,这一段只是小燕子在讲述自己的过冬方式,并没有流露出小燕子的高兴、激动与快乐的情绪。所以,这位教师的引导偏离了文本的主题,这说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存在问题的。

二、适当渗透文章背景,深入解读文本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题目是《孔繁森》,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医生见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经孔繁森再三恳求,医生才勉强答应。”在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师:“为什么孔繁森在夜里悄悄地去呢?”生:“他怕孤儿知道不让他去,所以等他们睡着了孔繁森才去的。”师:“对,感动吗?谁来读读?”

孔繁森夜里去献血,难道仅仅只是怕被孤儿知道吗?让二年级的学生去体会时代中出色人物的崇高品质本来就有难度,凭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如果教师在此时适当地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就可以很快激起孩子们对人物的崇敬之情。

如果仔细看看教学参考书,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这次献血之前,孔繁森为了抚养孤儿,已经去医院献过两次血了。他的司机为此抱住他失声痛哭,说:“您身体不好,再难咱也不能献血啊。”作为一个地委书记,每天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可孔繁森不顾自己的身体,心里装着的全是别人。

如果在教学这段时教师把这一背景介绍给孩子们,学生对孔繁森夜里悄悄去献血的原因就会有更深层的理解,对文中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文章背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给学生以感悟的空间,鼓励个性化(多元)解读

文本是文本作者(也可能包括教材编写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绝不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简单堆砌,不仅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语用经验也高度优化于其中。

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同文本及文本作者(也可能包括教材编写者)展开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之象(文道质)的过程。但分析、理解,肯定有一个背景、方式、角度、时空及“度”的问题。而且,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也对分析、理解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无

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因为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所以对同一文本的“文、道、质”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以广阔的阅读思维空间,由此激发学生多元化解读、个性阅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生怕学生感悟不到,采取了先入为主的方法,牵着学生走:师:“九色鹿不仅外表美,心灵也美。

看看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九色鹿的心灵美,找出来读一读。”(学生找、画、读)……师:“九色鹿是多么勇敢啊,谁能把当时九色鹿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情况危急的情形读出来?”(指名读)……九色鹿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品格,应该是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在反复地诵读与品味中逐渐获得。

这位老师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带着教师的阅读感受去找去读,剥夺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由,使品读这一过程变得枯燥、呆板,使课堂缺少了灵动与生机。

四、文本解读的“深入”与“巧出”

文本解读,“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一言以蔽之,“深入”、“巧出”。所谓“深入”,就是要入乎其内,老师要深入钻研文本,从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美和魅力。

所谓“巧出”,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悄然的过渡,迁移拓展,使学生出乎其外,启发学生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为学生终生学习、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出呢?“出”的一般形式有“读出”、“说出”、“写出”等。“出”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放在课外。

4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三

一、善于扣紧“标题”,深入做“文章”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是文本的眉目,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提炼形成的表明文章、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往往与文本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多文本都要求标题要准确、鲜明、简约,甚至追求形式、音韵之美,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细读文本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标题,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初步揣度文本的内容,透过标题了解标题蕴含或暗示的文本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及所蕴含的深远意义[2]。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较快地进入文本,进而细读文本的内容,为深层次地把握文本奠定扎实基础。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

例如,《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通过题目初步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又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从标题就可以知道土地的特点是什么,哪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从这些问题入手,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想、观点、情感,理解深、理解透文本的主要内容。

另外,有一类“正话反说”“违背常理”之类的标题。这类违反常规、常理的标题,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给予足够分量的质疑问难,为什么标题显示的是与日常生活、认知规律相违背的现象,带着疑问探寻作者在标题当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当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感到意外,为什么种花本应该是让自己和家人欣赏享受的,这里却说是让别人看的呢?抓住这一反常的现象去阅读文本,才知道德国人种花很特别,“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只要抓住这个问题继续探究,便能认识德国这一奇特的民族,也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赞美的是德国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善于链接相关背景,拓展延伸阅读

作家在文本中的表达常常是隐晦而含蓄的,因此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否则很可能南辕北辙,闹出笑话。

初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爱因斯坦的特征:“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明明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先于小姑娘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学生们肯定都以为这仅是个不会打理自己、做事糊涂的小老头。

文本细读时,我们应联系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从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进行理解,这样才能使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科学、和蔼可亲的伟大科学家形象真正跃入学生心中;当学生们了解到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受老师同学唾弃厌恶的孩子,正是由于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取得如此成就时,他们内心必然升腾起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或许比文章本身的教学更重要。

三、善于找准“文眼”,把握文章主旨

在文本当中,通常有个别词语或句子,最能够彰显作者写作意图,这些词语或句子就被成为“文眼”。清学者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文本之文眼,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它是我们读懂文本的标志。

在小学语文教材,“文眼”通常就是指课文中的闪光点,即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细读文本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顺藤摸瓜,从中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或主旨[3]。

例如《乡下人家》中有一句话:“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独特”“迷人”这两个词特别吸引眼球,细读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琢磨、反复玩味、不断推敲,是乡下人家什么样的景致让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文中还有哪些描写可以说明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如果在细读中抓住了文本的这些关键的词语,理解整个文本就事半功倍了。又如《杨氏之子》中的第一句话“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中“聪惠”一词,点明了杨氏之子的特点,既聪明又懂礼节。抓住了“聪惠”,就可以通过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在文本中深入领略对其聪惠的描写。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