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

1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那么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理应严厉,甚至粗暴地推行“棍棒教育”都没错,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政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传统教育方式,贾政可以说是一个“专制家长”的典型代表,对贾宝玉动则训斥、要求过高,很少考虑贾宝玉的想法,结果不仅不能促进贾宝玉的学习,反而使他产生厌学情绪,常常叫人代抄诗文,且父子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远了。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

如今这种教育观当然更是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新世纪教师素养》提出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即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与有着自身特点与个性的人,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信任,不能因为学生的一两次错误就给他插上“坏学生”的标签,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个性教学 尊重每位学生

对于成绩好纪律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告诉他们胜不骄,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不当面批评,不挖苦不讽刺,坚持正面教育,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他们,细心寻找,挖掘他们思想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和力量。教师只有真正的尊重、爱护、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加的欣赏和鼓励,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点燃学生们自信的火焰,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起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们的心智。

在课堂教学中,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特别关注,让他们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成绩。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也可以对这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让成绩好的学生帮着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补习,一方面增强了同学感情,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帮助别人从而提高成绩,客服自卑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体验式教学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我们的教育只有真正深层次地触及乃至触动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体验教育乃是提高德育时效性的最佳途径。体验式教育要求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一种现实的体验过程,并让学生心灵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引起自觉反思,获得醍醐灌顶的顿悟。这样经过学生用心灵和情感的体验换来的觉醒,绝对要比经过教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所获得的口服而心不服的效果更具有时效性和长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体验式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一大批创新的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的突破原来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要求。总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色彩缤纷的图画、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变抽象为形象,化繁复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语文之美,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激情之火越烧越旺。

单一的教法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就像万花筒一样,能让学生着迷,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虽无定法,但必须讲究教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节课教师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联系社会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学习内容佐证和补充,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兴趣的延续性。

河流、山川;蔬菜、树木;这也是教学的一个优势,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操作、比较、猜想、交流和反思能很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延续自主学习的兴趣,现实情况的提供能有效地让学生了解诸如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的等的状况,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次写作课前,我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帮村子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回来总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什么拎洗、揉洗、搓洗、刷洗、捧洗等等。特别是有一个同学写作时写到“脚踏法”,作文写到:我先用温水把洗衣粉发开,再把大件的衣服放入水中浸泡十分钟,用双脚不断的踏蹂,十几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就行了;同时,洗衣服也与我们学习一样,有侧重点,如:衣服的领,袖口、前襟是洗涤重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验就是我们要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利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一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在古今中外,很早就被人们所认知与使用。早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

就是说,学生不到渴望求知的时候,教师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焦急表达的时候,教师不去启发他;教师举出正方形的一角,而学生不能推知其余三角,就不要再往下教。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孔子的这段论述,言简意赅,生动地描绘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精湛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透辟地揭示出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规律,明确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近现代以来也有很多人对启发式教学非常地提倡和关注,比如毛泽东就一再地提到了“启发式教学法”,并且毛泽东本人也将这个方法很好地运用到了他的讲课中。

如在学习《鲸》一文时,可以把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联系起来,先利用PPT展现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然后用“关于鲸,你想了解什么?”的问题来启发诱导学生。学生会立即通过自己下意识的好奇提出一些问题:如我想知道鲸是怎样捕食?鲸有哪些种类?鲸是怎样喷潮的?鲸到底有多大?……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情绪处于亢奋状态,而这些问题正好是课文中老师需要讲述的一些重点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想要了解的兴趣和欲望,就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更容易接受和记忆,同时这种教学法也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注重教法和学法的双边性。因为“启发”一词本身就包括教师的“启”和学生的“发”两方面的内容。“启”要求对教师的教法进行改革,“发”要求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除此,老师更应该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因为教学民主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它的建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营造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氛围,使教学过程呈现一种多向的相互作用。同时,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能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是他们可亲可敬的“引路人”,便更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具体的启发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提问启发、讨论启发、演示启发、表演启发、游戏启发、电教启发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加以运用。

2、兴趣教学法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所以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兴趣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双方的相互作用,以及教学的方法相互认可。也就是说,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是体现和实现“兴趣教学”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比如《荷花》这篇文章,老师在开头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气氛。具体可采用谜语导入:“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或者用回忆旧知法导入。也就是让学生回忆三册27课《学画》,王冕画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如此导入新课,使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老师课前精心备课,多搜集资料提升相应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需要老师随机应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气氛适当做出调整。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不把学习当成是一个任务,一种负担,被动地学习。

3、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现代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践逐渐与信息技术整合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大多以生动形象的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并在必要的环节配以应景的音乐,它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来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用PPT先向学生展示几幅桂林山水的优美图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哪里?当学生回答出这是桂林时,可用变色字体出示一张文字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既可以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又能够刺激学生的眼球。通过对“甲”字的讲解,点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激发起学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然后适时地向学生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配乐录像,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境地,从中领略桂林山水独特之美。

3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二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教科书是最好的教学资源,知识的精华都在课本上有所体现。作为老师,一定要先把课本研究透,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如果老师对课本不了解,教学重点不清楚,就会出现混乱式教学,讲解不详细,目的不明确,最后南辕北辙,误人子弟。我虽然执教语文多年,但是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我还是会先把文章读透,把段落标记清楚,看看哪些字词学生有可能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等,这样在课堂讲解的时候重点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知,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背诵默写,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非常死板,学生获得的都是短暂的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语文产生厌烦感。为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内容的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对于自己实在弄不明白的标上记号,等待课堂上教师帮助解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试探性地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提出问题,教师针对问题再统一解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课堂上学生要敢于提问题。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自己弄不明白的要敢于举手,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以及观点。从而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语文知识能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而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再次,学生还要勤于动笔。在课堂上教师讲课的时候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是一种对知识的巩固,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个性

二期课改提倡的是个性化学习,在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又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发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培养反应慢的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爱动口、动脑、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与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引导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学习、相互融合,并选出小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四、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 学生作为课堂的附属只有听的权利,而没有发言的权利,这种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倍感压抑,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 新课程改革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敢于挑战教材与教师, 勇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 从而彻底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 “一言堂”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言堂”的转变。

五、要强调教师自我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它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习惯动作”,一位聪明的小学语文教师会把工作、学习、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信息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这种反思就是常态的、积极的反思。我们反对把教学反思搞成期中、期末总结汇报。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开放性、特意性、生成性等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一个个单元的教学系列、一个个短暂的课堂中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难度,才使得教学活动本身充满魅力和挑战性。结合智慧的反思,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会更快。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4

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三

一、努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去读课文,使阅读效果更好。教学语文,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用“从那个词语或那个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拨学生,既告诉学生品读的重点是词和句,又没有限定固定的范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没有用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营造了开放的氛围,自然也开拓了学生思维。

初读,采取自由朗读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能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特别要加强朗读的训练。所以在不同层次的读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朗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学会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还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使学生乐学、爱学语文,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教学时决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在听、说、读、写这几方面严格要求,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回答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特别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别人在说他也抢着去说,别人说什么他根本没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回答声音要响亮。另外我在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写字,总是以横平竖直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给学生示范,这样就慢慢养成了语文学习的规范性,形成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用丰富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的翅膀,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激发兴趣,还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提出有价值问题要鼓励,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过程、交往状态,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语文都有哪些教学方法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