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语文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思考

语文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思考

语文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的高效应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善于思考,自主探索真知。现代的教学观念更注重长远的收益,而非鼠目寸光以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一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目标要“明”

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想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课前老师应心中有数。即课堂问题设计的目标应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或者和该课重难点或中心思想等有关联。我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便问学生: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思想性格有哪些特点?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分析课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让学生逐渐了解“官逼民反”这一主题思想等。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进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相关图片或趣闻轶事,这样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兴奋、主动想学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直至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老师要抓住中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特点,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吊足学生“胃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知道真相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加倍集中。

启发学生思考二

1、从遣词造句上培养。一篇优秀文章,作者的遣词造句往往是通过周密推敲,仔细斟酌的,有的甚至是独具匠心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文章中那些独具匠心的字、词,多方位设问,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爬天都峰》中的“也”,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意义。⑴、“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根据这句话,可以设问:从这个“也”字,可以看出老爷爷怎么样的心理?⑵、“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根据这句话,可以设问:这个“也”可以看出“我”的什么心理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从文章的立意上培养。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能够大胆质疑,敢于否定,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如我校有位老师在教《为人民服务》一课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号召学生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敢于牺牲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并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时,有位男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这样的人太傻,我才不学他呢,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这个同学的想法确实与众不同,使他的语文老师为之一惊。听了他的这句话,你能说他是对还是错吗?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位同学思想觉悟不高,境界太低,但他这种敢于尝试错误,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创造精神,却值得称赞。上述这些观点也许和作者的本意不同,但也不无道理。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并鼓励他们这种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做法。

3、从写作上培养。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可能由于作者的条件和体裁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进行扩写、续写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异”思维。如在教《凡卡》后,教师可以设问:凡卡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即使收到信,爷爷会来接凡卡吗?凡卡以后的命运将会面临着什么?然后让学生将想象最丰富的内容写下来,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构建,从而达到“立异标新”的创新境界。

启发学生思考三

一、教师应该利用课前的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而如何开好头,那就应事先做好准备,筹划,这样,就可以临危不乱。例如曹刿在齐鲁交战之前,也是让鲁庄公在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取信于民,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春播,夏长,哪来的秋收,冬藏呢?如果课前敷衍了事,不精心设计,哪来上课时的高潮呢?学生们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其实,教师更应从自身的因素抓起,殊不知,教师教学生学习,同时学生也在教我们教师。因此,我们教师应极力开拓课文中内在的感情因素,调节好恰当的课堂气氛。课前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感情因素,不同的文章题材也有各自不同的感情基调:议论文,说明文或“深沉”,或“激昂”,或注意“严密的逻辑思维”,或者“条理清晰。”小说、散文的气氛或者“兴高采烈”,或者“凄苦感人”;或者“扣人心弦”或者“感人至深”。

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我课前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创造了一种凄楚,感伤的情绪,使这种氛围弥漫整个课堂,并打入每个学生心中,同时,带动学生朗读感人至深的“望父买橘”那个片段。一节课下来,虽然没有出现高涨的情绪,踊跃的发言这些情况,却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地。而且上课之前,我按照课文情感的需要,设计了进入角色的道具,例如根据课文中有“朱红的橘子”,这个提示,我就设计了一件红色的衬衣,这样在直觉上创造了与课文情调相适应的气氛。在教学时,我用一种缓慢的深沉的语调朗读课文,反复几次,学生都沉浸在作品那种低沉,凄凉的气氛中去了。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语文这种重情感,重生活实际的科目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二、利用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的情感

大家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学生的接触面广了,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却还是传统的。这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作为时代的新生儿应运而生,而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演示,会给整个课堂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她会把你带入到现场,带入到现实生活。有时光凭语言的描述难以说清楚的,多媒体演示却一目了然,而且形象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

例如,我在教《海燕》这篇散文诗时,就让学生跟随多媒体一起朗读,并配以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充分融进俄国那二十世纪初的氛围。学生们读得热情澎湃,神情专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并且多媒体演示时,图、文、声并茂,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他们很乐于接受,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次试验性的运用,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多媒体教学渐渐地成为了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每位老师不能忽视它的巨大作用及存在的价值。而且网络知识丰富多彩;有时很有见地,它是我们知识的补充和宝库,杂取众长。站在时代的前沿,你能说离得开它吗?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