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记和背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教学的一种全新手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利用网络开展语文教学

开展网上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在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应该让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要求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孩子们阅读大量的有益的阅读材料,在读书的实践中去学习读书,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拓宽了阅读教学的天地,并且通过教师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做链接,供学生阅读浏览,进行研究学习,既提高了浏览速度,又可以避免网上负面材料对孩子们的影响。

在执教《苏州园林》一课时,我们确定了研究主题以后,便请同学们点击进入网页中找到“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板块,充分地享受网络中的有关资源,通过网络中丰富的图片、文章、录像等资料,帮助理解文中的相关内容,以便全面地了解苏州园林。例如课文中描写苏州园林的显著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由于苏州园林的景象远离学生生活,因此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与此相关的丰富的表象积累,所以,如果仅凭学生驰聘想象来理解这段文字,恐怕只能使理解浮于表面,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美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无法体会,更别说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了!而网络为学生理解这段话提供了如下资料:与课文相符的各种园林图片、介绍苏州园林有的关录像、结合录像资料的有关解说。网络上那些与课文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印象与理解;录像中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让我们为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精湛的技艺而叫绝,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幡然迸发。绘声绘色的解说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了更深的了解。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学生们被带进了对苏州园林的无限向往之中。经过声、光、色的欣赏后,再让学生回到课文的语言中,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已是呼之欲出了,让学生品析其中的某段文字已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进行生动的“网络对话”

“阅读就是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是学习参与者、教学双方之间关于文本感受的对话。对话是平等的,课堂中网上的对话消除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的弊端。教材只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例子,是阅读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是学习的参与者――拥有的知识经验相对完备一些的参与者。

学生在教师为他们提供的资料中领略了苏州园林的“风采”后,进入讨论区,以文字输入的方式各抒己见,展示自己丰富的材料,并加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此时教师不断将发言同学丰富的学习成果展现到大屏幕上:“苏州园林真美啊……”“我真想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等等,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学习兴致高昂。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求索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建出这么优美的园林?”“这些精美的镂空图案是怎样雕刻成的?”同学们纷纷点击“放映厅”中的各种视频资料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质疑,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在网络中,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了以课文为窗口所看到的更多精彩丰富的社会、生活、自然的内容,他们兴趣盎然地畅游其中。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作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补充作者资料。《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作者史铁生青年时期因一场重病致终生瘫痪,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岁月遭此打击,其思想上的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补充人文典故。《赤壁之战》一文中蕴含着不少著名的典故,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曹操败走华容道”,这都是学生所不知道的。从网上阅读这些典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网上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了仿说仿写的训练。

网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网络教学不应该代替语言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语言教学。它能起的作用,最大的可能是给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带来的是语文教学观念的大转变。网络的大信息量,将给那些依靠教材和教参打天下的人以强烈的冲击;也给封闭的语文教学观念带来冲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为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教学模式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决不能把网络教学来代替语文教学,甚至在某些方面它也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只不过是知识的传授工具,也仅仅是知识的传播的工具而已。

2.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学生网络学习生活的控制和管理,是目前争论最大的焦点问题,也是许多反对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的最有力的武器。确实,网络有利也有弊。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必然性大趋势,应该摸索这二者整合的可能性。我认为,学生上网应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教育学生远离不健康网站,将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与网络的吸引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的网络学习生活紧紧地围绕语文学习,为语文学习服务。

3.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语文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计算机培训,这门新兴的技术在被我们运用时会遇到一些来自本专业的阻碍,但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应该客观地、历史地去看待它掀起时所产生的这种阻碍。网络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今后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由此而引发的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我们教师应该尽快适应这种改变,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以发挥网络教学的最佳教学效益,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