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革,高效语文课堂成为人们谈论的主题和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一、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三、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

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优化练习布置,巩固学生知识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

一、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课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次导学,让学生自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二导学,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不点拨,让学生再答,直到山穷水尽还是解决不了。这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点”“导”,要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拨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课堂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点拨、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小学语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当做到吃透教材,细心研读,了解作者与背景,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理解、欣赏,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来确定教什么,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

二、课前预习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想达成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要重视预习,教给学生方法,养成预习习惯。

通过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应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大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老师、同学请教,老师要以各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养成习惯。如果学生能基本完成以上要求,则在课堂上的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愉快。所以,预习效果好,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更为高效课堂做好坚实的垫基工作。

三、精妙设计导语,吸住学生心

1、激趣设疑。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短小精悍,直奔重点。导语设计简短,语言精练,抓住题眼,直奔主题,不必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意义等面面俱到。过于冗长的导语,往往喧宾夺主,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

3、利用多种手段营造氛围。教师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形音并茂,展示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活场景,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景、入情,融入其中,产生共鸣,收到好的效果。

一堂课的导语设计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四、优化教学过程

1、精心巧设计。教师应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2、灵活用方法。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执教者要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依据课文特点,恰当选择结尾,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高效的课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采用的结尾方法有:归纳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悬念式结尾、比较式结尾、激情式结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于之相适应的教学结尾,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加强课堂教学艺术魅力,在同学们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

六、作业布置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练习非常必要,不仅使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拓展题还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能力、掌握知识,作业过程完全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通过三种作业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通过教材同步作业,养成自我检测、自我激励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摘抄作业,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通过课外练笔或日记作业,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经验交流

一、创设情境,以趣启动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教学《太阳》一课时,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一个缓缓升起的红太阳,介绍:“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你们了解我的那些知识吗?要想了解我,大家先仔细读读课文,然后与同学们交流。”

又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这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只要同学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的。”学生迫切想学的心情可想而知。

二、巧设问题,以疑促动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思考能使学生求知欲处于积极状态,疑问越多,探索的问题越多,其收获就越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巧设疑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地去读、去探、去悟。

如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描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奇”在哪里?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想要解决问题,通过看图、读文,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接着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I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发散思维,培养综合能力

在新课标下,应提倡大语文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教材每一课为原点,形成辐射状的所有子集的集合。在每一个子集中,辐射范围越广,学生视野就越开阔。语文是文化的积淀,积淀越多,语文素养越高。语文课堂要创设积淀的机遇,打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在辐射中积淀忠厚博大的中华文化。

教学《长城》时,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就必须让学生广泛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越多,越能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凭借课文,深入到学生的未知领域,形成多角度辐射,形成知识的叠加。

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课堂上安排了一次畅想活动:“我长大了要……”大家谈“我长大了要开通星际航班,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长大了……”一个父母是医生的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医学家,发明一种药,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像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次想象与表达的自主,将爱与理想的种子种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唤起学生真诚、善良、自信、拼搏的情怀。学生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艰辛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果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正是高效课堂的体现。

四、移花接木,读写结合

新课改所倡导的是教师用教材不是教教材,要善于科学的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五彩缤纷的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赞美了那儿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写了草塘又大又美的特点,第十七自然段写了草塘倒映在小河里的美景图。这两段文字文质兼美,教学时,我把这两段文字制成课件,让学生推敲、比较、鉴赏,领悟写作方法,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引导学生以《美丽的遥墙公园》为题,练写家乡的美景。这样利用移花接木之术,学生很快顺利地完成了写作任务,实现了读写结合的目的。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