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造价师什么时候准备考试

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造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在竣工结算阶段给予重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法。为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维护市场合作伙伴的关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一种全过程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接下来小编告诉你造价师什么时候准备考试

造价师什么时候准备考试

造价师什么时候准备考试:

个人水平不同需要时间不同。功底好花一两个月梳理下就可以。

造价师是指由国家授予资格并准予注册后执业,专门接受某个部门或某个单位的指定、委托或聘请,负责并协助其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及管理业务,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工程经济专业人员。

报名条件:

(一)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造价师价业务工作满6年。

(二)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三)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四)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造价工程师什么时候考试:

每年的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都是在10月份进行的,造价师是指由国家授予资格并准予注册后执业,专门接受某个部门或某个单位的指定、委 托或聘请,负责并协助其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及管理业务,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工程经济专业人员。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二)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三)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四)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在《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77号)下属发之日前(即1996年8月26日前)已受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两个科目。

(一)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5年。

(二)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0年。

(三)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5年。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造价师什么时候准备考试

考造价师前的复习办法:

分时间段安排作息时间表,作出考试计划(分两年考完,还是一年考完四科),然后安排课程表,每日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并坚持做10道练习题,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要想做好造价,借助考试的压力,让自己能够认真阅读每一本考试资料,是最好的进修机会,每天阅读完课程表内容,你都会感到有很大的收获,这样学习下去就会每天掌握很多新知识

考试的四科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三科一定要把书看透,读懂、每一章、每一小节,都重点阅读一遍,然后在理解的情况下,抓重点每天温习,循序渐进。

四科中最难的就是《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了,这一科是以上三科的综合运用,主要考核应试人员分析和解决建设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执业能力,所以,在这一科要下点功夫,认真做好,做懂每一道练习题。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员:

懂图纸:

在工程建设领域,不管是五大员中的哪一员,本身一定要会看图纸。因为图纸是工程建设的依据,房子造成什么形状、需要什么材料、需要多少材料的依据都是来自于图纸。因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员,本身一定要会看图纸并且精通图纸中的细节。

懂计算:

一栋房子需要多少投资额是通过造价员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并套定额计算出来的,因此一名合格的造价员一定得懂计算。懂得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以及如何计算建设面积,懂得哪些需要按照投影面积计算,哪些需要按照展开面积计算。

会套定额:

合格的造价员除了会计算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懂得怎么套定额。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一套定额,因此造价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工程所在地省份的定额,知道这项工种套哪一章节的哪一项定额。在工程建设领域,往往因为大家套的定额不同,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因此一定要会套定额。

会用软件:

虽然以前造价员做预算或者结算都是通过手算的,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各种造价软件也应运而生。因此新时代的造价员必定也是善于利用造价软件的。会造价软件后除了能提高计算精确度外,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