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一、培养兴趣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小学教育之难是无法言表的,小学生本来就天性好动、爱玩、懒惰,但是,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最具想象力,如果只是为教学而教学,不考虑小学生自身发展,这样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或者业余之时让小学生对语文的文字产生兴趣,这样再进行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难免会有疑问,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讲解,并表扬提出相关疑问的同学。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说明他们进行了思考。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不应该质疑学生对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思考,既使提出的有些问题有偏差或者错误,首先做出的应该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肯定,然后对其问题逐个解决。有错误的地方应以委婉的方式进行纠正,逐步引导,并鼓励小学生对问题多思考。   三、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它必然灭亡;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它必然会破产。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他只能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开发创新精神应该从小开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所有的东西都按部就班,应多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束缚,自我发散思维空间。正如小学语文中的一题“用最简洁的话问出某市某地一栋大楼的高度”,在其他同学都在苦苦思考的情况下,其中一位同学说道:“我给你100元,你告诉我这栋大楼的高度。”这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这也是经过思考、经过创新思维的结果。   四、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讲台上的老师就是课堂之上的发言者,学生就只有聆听的权利,除了大学教育的自主性之外,从小学到高中几乎全部类似。试想,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学生只有聆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能是按照老师的路线“顺藤摸瓜”了。试想,假如课堂之上讲课的不是义正辞严的老师,不是整天高高在上的指明灯,那么,课堂之上的活跃程度会怎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怎样,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对事物的疑问又会怎样?因此,在课堂之上,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过于严厉,而应变换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   五、转变观念,精心设计课外作业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提供条件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安排并提出灵活要求,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后作业的要求首先要能够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灵感,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转变传统观念,设计课外作业的内容,首先要贴近现实生活,能够让学生自由实践;其次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自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于作业的布置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习层次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这样才能让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感受到自主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亲身接触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活动,如组织学生做周末环保情况调查、社会安全状况调查、社会科学实验等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集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适当、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上进心,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尤其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多做肯定性的评价。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正确,都要从侧面鼓励学生主动发问的精神,给予肯定进而告知学生在学习中该如何努力,让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快乐中学习。此外,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在集体学习过程中,互相评价彼此,并写出中肯的评语,有优点有缺点,大家相互之间扬长避短,调动学生集体的学习积极性,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语文怎么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有人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才是成功的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热烈讨论,互相交换意见,营造和谐、轻松、融合的课堂氛围。比如:学习《四季风光》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拍一些风景或之前拍过的风景,上课的时候通过幻灯片放给学生观看。有了好的课堂氛围,就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学生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民主讨论,从中尝到成功的美妙滋味,对未来的语文学习生活充满自信。由此可见,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的重要性。   (二)交流展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小组讨论,但在这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解决,避免学生讲废话、发呆、不知所措的现象产生。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想法,都无法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主动请教教师,教师要细心、详细的进行讲解。比如:讲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老师可以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自由读,最后毛遂自荐,自己上讲台朗诵。对于积极、准确、勇敢表达自己小组讨论出来结果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如此,学生讨论结合教师帮助,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自主能力。   (三)质疑问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是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源泉。学生首先要学会问问题,其次要学会自己通过查阅书籍解决问题,对于实在无法解决的主动去询问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懂得质疑书本,这样有利于开拓自己的脑筋,从简单的地方着手。 小学语文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发展 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无非是“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得学习”的意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自学获得的知识比教师讲授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就应该具有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如果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以使学生能有安静自读、自悟的机会,进而达到自得的效果。 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我总结课文时,提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就有几只小手举起,但我并没有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回答,既不完整又会打扰其它同学的思考,于是,我示意几位同学把手放下,鼓励他们像其它学生一样再认真读读课文,深入思考,把语言组织精炼些,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小手,这时,我才请一名中等程度的学生回答,他回答道:“这里之所以会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大榕树茂盛和当地农民不许人捉鸟。”  三、自主合作,在讨论中展示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个性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个性思维,发表独立见解,在讨论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如从《三国演义》的整个故事中分析出曹操谨慎多疑(连最亲近的人都怀疑),所以不敢出来,只好放箭;还有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又弄不清诸葛亮的意图等等,而这些诸葛亮都考虑到了,真是知天、知地、知人,才智过人,机智过人。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又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四、关注每一位学生,丰富教学活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实际上学生阅读同一篇课文,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贴近原文,有的对原文加以升华,有的却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这时,如果没有交流与合作,就会形成表面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的课堂气氛,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是一筹莫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如布置自主性作业时,可以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成功的喜悦激荡起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教师还要注意倾听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的异向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引导学生提出对课文的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包括字、词、句等浅层次的问题和立意、哲理、启示等深层次的问题时,强调所提的问题必须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经过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到课外教辅读物上去抄一些“问题”来“显示”自己钻研课文了。对于理解层次低的同学,只要是自己的问题,哪怕肤浅,在小组中当众提出来并得到了解决,就是进步,就是有所得,就有了意义;对于理解能力高一些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化,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要有个性。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情绪就会高涨,他就会更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设置疑问。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在疑问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这时,如果老师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顺从他们的需求,学生就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2)创设情境。低年级孩子爱热闹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创设情境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导语,利用幻灯、试验、图画、故事、游戏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情景,烘托出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动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表扬。小学生都有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也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认真挖掘其潜在闪光点并注意及时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亲切,进而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鼓起上进勇气。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二、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在教学中,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爱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教师要做到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平时注重一般性指导,学习某一篇课文时注重根据具体内容有针对性指导;要做到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有困难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使人事半功倍。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作为引导者,课前要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可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查资料,然后要求学生列出回答问题发言提纲,共享资源,但要防止学生养成依赖习惯。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创新实践。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交给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来;要深入各小组参与讨论,必要时作适当点拨,防止“浑水摸鱼”现象。 最后,教师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乐趣。学生自拟练习总会出一些自己理解或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精挑汇编,全面联系,练习尝试,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那种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   五、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语文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以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根据小学生特点,可设计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首先,让学生演一演。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机会,充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挑选喜爱角色,仔细研读,了解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因为要演,学生就得仔细认真,而且自觉自主地读课文,从更深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热情高涨,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让学生辩一辩。辩是学语文的一种好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选择把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阵营,“正方”和“反方”就会展开激烈辩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等,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也充分体现出来。 最后,让学生唱一唱。为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大家一起唱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歌曲。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团结的力量》时适时引导学生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歌曲,深刻领悟文中思想,带着情感,带着想象,伴着歌声,开启智慧大门。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