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

如何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

如何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诗意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让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创建语文诗意教学一

1 善于利用多种活动,提高诗意课堂营造几率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当然也离不开语文实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是否就是整天去读读背背教材文本,是否就是机械地抄抄写写教材文本上的词词句句就算是在进行实践?回答应当不能完全意义上的肯定。那是一种相当不具任何活力的语文实践,那是一种根本不具任何课堂诗意的实践。从小学生所具有的比较特殊的学习特质看,真正能够富有诗意课堂的构建,需要能够让学生以“看”“读”“想”“写”“演”“唱”等教学活动来感悟如画般的教材文本。譬如人们都这样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具体的诗篇时,就应当让学生在阅读诗篇之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联想起诗歌所描写的画面,那就可以比较充分地实现着课堂教学的诗意化。

如和大家一起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中,不仅仅就让学生去读,而且注意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使诗人的文字变得那样的有声、有色、有形,促使学生比较整体地把握住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反过来让学生进入文本语言,让课件交互式呈现不同的句子。学生们反复诵读着,边读边想象着。尤其注意在交流时让学生去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比较有意义地发现,学生所发现的画面尽然就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和生动形象。

2 善于赖于学生实践,提高诗意课堂营造效果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实践是比较少的,即使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的实践也是比较单一和呆板的,人们也比较实际意义上感觉不到相关的诗意性,或者也就完全不是那样的诗意化。这应当与新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也应当是完全有悖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所以,提高诗意课堂营造效果,需要赖于学生的充分而又主动的实践。让学生去阅读文本,不管去读叙事性的作品,还是去读诗歌性的作品,学生的鉴赏感悟之实践都是完全需要的,而且应当体现学生鉴赏感悟的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尤其是对古诗词的阅读感悟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起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呈现精彩的则应当是我们所有的学生。

如教学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摹田园风光的宋词,词仅短短的46个字,但所勾勒出的画面是那样的清新怡人、其乐融融。词人辛弃疾在国家半壁江山沦陷的痛苦中,偶见一户农家人的平常生活,心中生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像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如何能够获取学生阅读感悟甚至就是自主鉴赏的效果?设计教学时,笔者就将教学目标锁定在让学生去反复吟诵上,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去想象画面,去理解词作内容,去感悟词作意境,去体会词人所渗透的情感。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一个个学生得以实践。如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是那样的灵动而有生趣,学生便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诗意飞扬在课堂,学生也就是实践意义上的其乐融融。

创建语文诗意教学二

建设学生诗意的言语和精神家园

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既能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更能得到一种温暖而厚重的精神力量。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境界。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都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颠沛流离的孔子到慷慨激昂的岳飞,从《诗经》中的君子好逑到司马迁作《史记》,从李太白的杯中酒到曹雪芹的梦中泪……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

丘吉尔曾说:“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珍视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语文是取其琼浆醍醐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思、悟的言语能力,重视让学生把言语作品内化到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去。不单要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更要给孩子充实的精神世界。一个词为学生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一个句子为他们打开一扇门,一篇文章则为他们打开一条通道。别有洞天的语文让学生拥有独特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就是使学生拥有睿智的言谈、生动的文笔和优美的个性。让学生生成智慧、丰富情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使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完善、独立的人。

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坐在语文的课堂里,摒弃道德的假恶丑,走向人生的真善美。同赏谪仙李白那轮寄人生哲思的明月,共听易安居士那阵含流离之苦、家国之痛的细雨,抒发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树立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气。与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对话,和鲁迅、冰心、巴金交流,与鲁滨逊一起漂流,和格列佛共同游历……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广阔,它给学生播种智慧的火种,吹奏思想的号角,点燃精神的灵光,培养审美的内力!语文课堂,“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不单指书上那些让我们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课堂上让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

这首先来自于师生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投入,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全身心地投入――投入理想、信念、人格、情感……。其次来自于师生心有灵犀的融通,语文教师应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准学生的脉搏,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撞击,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再次来自于师生轻舞飞扬的创造,课堂上师生以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为基础,发现、开掘并创造出闪光的火花。当语文课堂上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时,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育,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创建语文诗意教学三

适时运用多媒体,创造诗意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功能,创设出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小学语文课堂引入一个全新的诗意境界[1]。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示,以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营造情景,比如说:运用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又如:多媒体课件以画面、声音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对课本内容直观的印象,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文章内涵,从而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文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播放多媒体短片,让学生随着动画片来到野外,和小露珠一起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对话,太阳公公染红了天空,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都那么生机勃勃,最后小露珠渐渐的向空中飘去,一切都那么的美好,教师通过多媒体短片,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诗意美好的大自然中,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而小露珠的可爱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课文有了整体形象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朗读课文。再通过局部展示课文关键情节插图,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复述关键情节,他们既用了文章的词语,又加入了自己感知的内容,更加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诗意情境,更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开展诗意阅读,触发诗意情感

语文学科与其他理论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生动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形象高于理性思维的特点。教师通过语文范文,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引领他们积累语言、进而更好的把握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他们的人格魅力。诗意存在于生活之中,诗意更是蕴含在文本中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的把握文章中的诗意情感,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涵,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江雪》一文的教学中,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很难理解诗人的感情,所以教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想象。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引导学生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接着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读出诗所表达的意境。

创建语文诗意教学四

1.关注学生的对文本的特殊反应。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仅仅只解作红色,‘昼’不仅仅只解作白天吧。‘田园’不仅仅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仅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职业高中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对文本的阅读,呈现不同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他们的认识和反应,各不相同,有其特殊性,呈现多元化。其实,这种反应就是学生内心诗意的萌生。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多元的反应,并施加不同的教育、感染、熏陶,把教师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的诗意的萌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打造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堂。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各不相同,呈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坚持人文性的原则,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展所长,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思想要开放,要有正确的阅读观,要充分体现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阅读特点。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参考中的解读硬塞给学生,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已去感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体验,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创造诗意化的课堂效果。

职业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与个性特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心中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对于学生的见解,我们暂且不说对错与否、有无道理,只要他对文本敢于从不同的角度、用独特的视野来领悟,并敢于大胆地表白,就值得教师大加鼓励和表扬。学生对文章许多妙处有着不同的理解与体验,教学时,我们教师不能把个人的意志或教学参考中的答案强加给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各展所长、各有发展。切忌统一,避免雷同。其实,孩子们的身上蕴藏的知识与智慧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教师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的话,就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学生小小的心灵多次出现的奇迹。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配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重视他们的个性发挥,时刻关注学生诗意的萌动。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