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方式-怎么编制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有现场观察法、试验法、统计分析法、理论计算法。下面是各个编制方法的具体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

(1) 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中实际完成的建筑产品数量和各种材料的消耗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所需的全部信息。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制定材料损耗量。

通过现场观察,获得必要的现场资料,以确定哪些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应列入定额中:哪些材料是施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损耗,不应列入定额中。在现场观察的同时,测出合理的材料损耗量,就可以相应地制定出相应的材料消耗定额。

(2)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实验室专业材料人员,通过实验设备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它只适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混凝土、沥青、砂浆、油漆和涂料等材料的消耗定额。

由于实验室工作条件与现场施工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中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可能得不到充分考虑。因此,要通过观测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校正。

(3)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对现场材料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获得材料消耗定额的数量。该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不能准确区分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区分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只能大致确定材料消耗定额。

(4)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材料规格,运用一定的理论计算公式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按块状材料计算的现成品。例如,砌体、砌体中的装饰材料、饰面材料等。其方法比较简单,先计算出材料的净用量、材料损耗,然后将两者相加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数额。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