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口才培训机构
南昌新励成演练结合,课程循环复训,克服紧张怯场,提升口才和自信。新励成注重实战性,实操性,实效性,课程系统专业,培训学员超过50万。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

1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

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无痕,教育有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写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仅供参考。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

2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年我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生活教育理论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说明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3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虽然是很薄很薄的一本书,读一遍用的时间也很少,但是读完一遍还想再读一遍、还想再读一遍……这本书用了很通俗、很简单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反思我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多年来,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一次次“告诉”,一声声“叮咛”,一遍遍“咀嚼”,可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大发其火,也曾百思不解:我的教育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了?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

4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

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一名好教师呢?好教师的本质是什么?当我读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名篇》时,我得到了启发,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满天下”。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

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是啊,教育无痕,教育有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把机构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都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几乎每个老师都能清楚,都能意识到教育要有“爱”,但真正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呢!

在大多数老师的脑海里对“爱的教育”这个概念可能没有进行全面的诠释,致使我们的生活中,难以把握好如何执行“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特别是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单方面对子女的过份溺爱,老师面对优差生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不平衡的爱,让“爱”的天平出现失重。孩子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对生活的爱,变得越来越缺失、越来越淡泊,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的,也是做为一名教师需要思考的。

爱,教育的本质;爱,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奠定基础,为形成和谐的人文社会奠定基础。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教育服务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陶行知老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5

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篇四

大家好:

这个寒假里,我走进了陶行知这位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分享了更多他的教学故事。

陶行知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赤子之忱,怀着“ 教育为公”“ 甘当骆驼” 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 生活教育” 理论。其要点是:“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机构” ,“ 教学做合一”

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提出的“ 教学生学” ,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 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 的做法,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 教” ,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读、去思考、去学习。

以上是南昌口才培训机构整理的谈陶行知的教育演讲稿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口才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