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读

指定稿件朗读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能力和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清楚、准确、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

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读

(1)看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读,而是要精力集中地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二遍。因为未经仔细分析、理解、感受的出声朗读,会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准确的声音印象,它会对后面考试时的朗读产生消极的前摄抑制。读了一二遍之后,应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文章层次脉络。如例稿“九龄女童勇追歹徒”讲述了九岁的三年级小姑娘刘聪在早市上遭抢后临危不惧,勇追歹徒的事迹。全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大层次(第一段为第一层次,第二、三、四段为第二层次,第五段为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文章的导语部分,概述了事件的主要事实;第二层次具体讲述了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层次,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补充说明了小学生刘聪的品质和其母亲对这件事情的感受。看,是为了了解内容的同时,明确文章起承转合的逻辑,为表达的清楚、顺畅、生动和语气的承接转换找到依据。

(2)想是指定稿件朗读考试的准备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考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稿件认识的深化的过程。

想主题——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蕴。准备稿件不能只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还要明确事件当中蕴含着什么情与理,这就是主题,即稿件的中心思想、精神实质。“九龄女童勇追歹徒”一稿通过九岁小学生刘聪,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典型事例,赞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凛然正气和见义勇为的社会新风,事情发生在一个九岁女童的身上更是难能可贵!深入地分析和把握主题是准备朗读表达的关键。

想目的——明确朗读的社会意义。朗读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目的,是朗读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和意义。虽然是考试,但是,也要把其当成目的明确、意义不凡的传播活动。想一想朗读的目的,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起考生本人积极甚至强烈的朗读欲望。一般而言,朗读者朗读的目的与稿件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一致的。作者采写小学生刘聪的目的为了弘扬正气,使更多的人学习刘聪,争做社会新风尚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也正是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传播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使人们通过听你的朗读受到震动、激励和警醒。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为成功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想对象——建立积极的交流状态。朗读除了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同时也是有明确交流对象的传播活动。结合具体内容想一想朗读接受的具体对象,有利于朗读目的的实现,并使朗读生动可感。可以把主考老师当成自己朗读的听众和朋友,设想他们听到你的朗读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他们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所播讲的内容来具体地设想对象,如可以把这篇稿件的播讲对象具体设想为中小学生听众朋友,用以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朗读欲望。

想重点——找到主题、目的的落脚点和与对象交流的共鸣点。任何文章的内容都不是没有主次、不分轻重的。朗读者在进行朗读准备时,还必须明确文章中哪些词、句、段、层次更重要些,哪些属于次要的部分。如例稿中的第二个层次中叙述了小刘聪勇斗歹徒的过程,集中反映了她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出色品质,这个层次就是全篇的重点层次,而第三段详细描写了她的具体表现,又是重点层次中的重点段落。另外,在其他那些非重点层次段落中也有直接赞扬小刘聪的词语,也都属于重点部分,理解、感受和表达时都要给予突出、强调。

想基调——把握准备稿件朗读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准备稿件的最后,还要想一想这篇稿件应以什么样的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加以表达,是热情赞扬的,还是严肃郑重的;是说服规劝的,还是严厉批评的;是深切缅怀的,还是深情回忆的……等等,如例稿的朗读的基调就可以概括为:热情赞扬、肯定提倡的。恰切的基调是朗读的方向,把握准了总的基调,朗读就像航标指引下的航船,把正了方向。

(3)读做了以上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小声地上口朗读了。这一过程也很重要。它是对前两个阶段工作的检验和对稿件认识的实践过程。上口诵读,既可以丰富自己对稿件的认识和感受,同时,又可以从对有声语言的听觉反馈中受到激励,发现和校正理解和感受的偏差。有时会有这种情况:理智地分析时,对稿件某一部分的认识和感受是一个样,而一经上口诵读,又是另一个样。这时就需要再仔细分析、推敲一下,一般的规律是:理智的分析应服从表达的需要。做了以上的工作,应考者对稿件的认识和感受变得深刻得多了,似成竹在胸,一股积极的朗读欲望便油然而生,带着这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考场,指定稿件朗读的考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把握。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