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安全距离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需要适当的距离。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相处,都应该明确距离问题。把握好人际交往的距离,就等于掌握了社交中的一个关键点。距离的远近,将直接影响交往的好坏。那么,人际交往中的安全距离怎么把握呢?
人际交往中的安全距离
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许多交际个体都应该有过这种经验,关系越亲密的双方,越有可能经常发生摩擦和误会,多年的相处反倒不如初次交往时容易。很多好朋友或者家庭成员间常常相互抱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
按理来说,人们应该是交往得越深,相处起来也越容易才对,人际关系随之也应变得越好,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其中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交际中的人们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他们没有正确定位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尽管交际个体有时候是抱着良好的愿望去与交际对象相处的,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亲密度高一些,但是这种亲密度的定位往往很不合理,这使得交际个体有些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交际个体必须正确定位彼此的关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的交往原则。遵守这个原则,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如果你们只是一般的朋友,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最好也定位在一般朋友的基础上。
作为一般朋友,你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如果你们的关系定位在“死党”的那个程度,你也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以为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比如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或者母子之间应该坦诚相见,但是事实是,越亲密的人越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间,越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这种尊重一般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对方的隐私,对方不想讲的最好不要问,同时也不随便向别人讲述自己的隐私。自我暴露尽管不存在探寻别人隐私的问题,但是却使自己与交际对象靠得太近,这样的做法容易使双方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其次,要有一定的包容心理。包容心理要求交际个体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容纳对方的个性以及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没有容纳意识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失败的边缘。最后,交际个体需要懂得有技巧地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指的是由于时间或者空间上的阻隔,使得交际个体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当把这个距离控制到最合适的时候,交际双方重新相聚,彼此的感情才得到最充分的宣泄。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距离成了彼此情感的添加剂。可以肯定的是,有时距离的存在确实可以给交际主体以美的享受,所以,人们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别人的习惯。当然,在这个距离的设定上,最好能够正确定位距离的尺度,不要把自己的透明度放到最大,使得自己的内心没有一丝隐秘,从而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神秘感,无形中为以后的交往埋下了祸根,而这也就是错误定位交际距离的恶果之一。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