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24468030

事业单位工程怎样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工程怎样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工程怎样管理制度?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事业单位工程的相关信息。

机关事业单位日常事务管理制度

一、公务接待制度:公务接待本着厉行节俭的原则,合理安排。原则上接待中不喝酒。

二、办公设备及办公用品采购制度:单位需要添置、维修、更新重要的大型办公设备,应先各科室提出意见,报办公室备案,经主任审核同意后,由办公室组织采购,按规定须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办公用品由办公室派专人统一采购,并登记、验收、入库,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各科室不得自行购买办公用品,如需购买特需用品,应提前与办公室联系,经主任批准后,由办公室进行采购。

三、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单位各类资产的管理,以及资产的登记、确权工作。所有资产设立明细表,涉及任何资产的转移、产权变更等事宜,须报经主任办公会研究、批准,确保资产不流失。

四、车辆管理制度:以保证领导和机关工作用车为目标,对车辆实行统一调度。各科室公务用车,需提前与办公室联系,由办公室派车,并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因公出差外埠用车须经主任同意。驾驶员应服从统一调度,严禁私自开车和酒后驾车,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做好车辆日常维护,保持良好车况。日常车辆维修须经办公室领导同意,大修须报委主任同意。填写修理通知单,不得擅自增添修理项目,且须在指定的修理厂维修(特殊情况除外)。做好节假日值班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 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范围应当包括项目投标到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

(二)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关键控制环节 项目资金管理是工程单位资金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控制好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其资金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

(1)对工程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进行控制。项目经理部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就应当明确规定工程预付款和工程后期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比例。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加强工程进度款的催收工作,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争取早拨多拨工程预付款。

(2)对授权审批进行控制。重点监控资金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流程,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本月工程完工进度表和下月资金使用计划。

(3)对银行账户进行控制。重点监控项目经理部银行账户的设立和账款变动情况。工程经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银行账户实行集中管理,由工程经营单位统一办理结算收入和支出业务。项目经理部原则上不得开设银行账户,远离工程局所在地或因特殊原因确需单独开户的项目,应报财务部门批准,并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账户使用情况。账户的存款限额由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大小核定。对开设银行账户的项目,其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委托项目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将银行账户出租、出借。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银行账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项目经理部日记账和银行账的管理,做好单位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对各项目经理部资金进行合理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对项目经理部大额资金支出进行控制。重点监控大额现金支出的管理。当发生大额资金支出业务时,项目经理部用银行转账支付的,要填写“合同付款申请书”;使用现金或现金支票的,填写“大额现金支出审批表”,并报单位领导审批。大额资金存取,需要派两人以上到银行柜台办理。项目经理部也应当编制“银行存款大额或大额现金支出统计表”,动态地监控大额资金流向。

(5)对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进行控制。控制的关键点是项目经理部资金支付审批流程。项目经理部小额款项由各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审批签字后支付,项目经理部在请款时应写明款项用途和计算依据。项目经理部合同付款须填制付款申请表,连同付款依据报送局办,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才能支付。在一定金额以下的合同款项支付,由单位领导授权委托项目经理在审批权限内签字付款。权限外合同款项支付必须向单位申请。其审核顺序为:经办人、负责人、合同主管部门、财务部门。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实施有效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应该在事业单位重整和完善预算管理程序,有人提出在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就是要重视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等一系列过程,将有助于事业单位有效整合资源,引导和监督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展开,最终通过预算编制来实现单位财务的优化。

(二)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仅仅依靠重视是不够的,还要在实际操作中切实完善预算管理流程。首先就是预算编制的过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预算编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本单位具体状况、行业状况、历史情况、对未来的预测、国家财力和政策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等等,所以要求预算编制人员要进行全面调研,系统分析,综合测评等具体、细致的工作。其次,科学的预算编制还要求有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充分考虑增量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使用情况的匹配关系,以增量资产激活存量资产。

(三)加强预算执行的力度,并配合以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体系,在财务预算期末,对单位以及内部各部分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考核。考核的指标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关键要适合本单位实际,并且保证可操作性。第二,要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约束预算管理人员的行为,以便充分履行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这些制度包括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单项的管理制度以及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效果。第三,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考评与激励机制。不仅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将执行过程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及领导身上,而且要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预算执行人员积极性。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