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如何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如何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要养成进别人的房间敲门的好习惯,先从家里做起。那么,如何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呢?

小敏放寒假了。姑姑把她接到家里和小表哥一块儿玩。姑姑家很大,小敏和小表哥玩起了捉迷藏。玩了半天,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藏过了,还有哪里可利用呢?小敏环顾四周,只有一扇门是关着的,小敏知道那是姑姑的卧室。对,这间屋子她和表哥都没进去过,就藏这儿吧!小敏轻轻地推开门溜了进去。姑姑正在里面看书,被小敏吓了一跳。小敏一下子就钻到了床底下,小表哥怎么找也找不到,只好认输。他怎么也想不到小敏竟然藏到了妈妈的卧室里。“我怎么没听见你敲门?”表哥奇怪地问。“敲门?我根本就没敲。在家里还敲什么门!”小敏理直气壮地说。表哥不解地问:“你进爸爸妈妈的房间从来不敲门吗?”小敏说:“自家人,没必要!”可小表哥对此嘀咕了半天,最后还是姑妈给小敏解了围。孩子最早接触的礼节是家庭礼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础。有些父母想:“在家里还那么客套,不把人累死!”其实即使在家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隐私权,也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

也许因为你所处的家庭环境跟小敏很相似,因此,在你大脑中始终有着小敏的想法:“敲门?我根本就没敲。在家里还敲什么门!自家人,没必要!”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使你忽略了这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实,即使在家里,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隐私权,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之一,我们决不能忽视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从家里开始培养。如果父母房间的门关着,想进去就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去。由于惯性作用,也许你时常会重蹈复辙,这都不要紧,你可以在父母门上贴上一个小纸条:“请先敲门!”等提示语,告诫自己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养成进别人房间必须要先敲门的好习惯。为了帮助自己养成这一习惯,你也可以请求父母帮忙,让父母有意识地经常关上卧室的门等。只要你真的想改掉不良习惯,那就先在家里坚持做下去,逐渐地你就会养成“进他人房间要敲门”这一好习惯。

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让他们接受这一礼节的最好方法是:家庭成员也应当在进孩子的房间前轻轻敲敲门,得到孩子的允许后再进去,尊重是互相的,不能只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却可以任意而行。家庭成员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家庭和机构更应该实施“尊重”教育。在机构,教师是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理念将决定他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反思教育习惯,就是从教师的角度,用“尊重”的理念反思教育教学的行为。学生进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几十年来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习以为常的就是正确的吗?

小学生进办公室一般会喊“报告”,而高中生却极少喊,一般是推门而入。其问的差别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发展中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当内在自我形成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平等的人际交往。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尊心,要求人格的平等,当遇到问题需要与老师交流时,“报告”对他们来说已经难以启齿,而且有些人喊完“报告”后老师没有听见,被“晾”在办公室外面,他们的自信心遭受了打击。于是,推门而入成了他们用来抵消这种感觉的外在表现。

但是,如果你轻敲老师办公室的门,被听见的可能性就很大,一次听不见,可以多敲几次,直到老师听见为止。这样既尊重了老师,也不会有被冷落或忽视。

当孩子在校期间,老师可以要求自己的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时不喊报告,但要敲门。朋友会面同样也一定要敲门,这是礼仪,是进入别人领地时相互尊重的需要。希望我们在培养自己尊重别人的习惯时应该做到“尊重从敲门开始”。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