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技巧

1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技巧:在课堂中开展活动,让学生有话交流;静心倾听,让学生有空间交流;激励评价,让学生愿意交流,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树立问题意识,激发问题热情,让学生想问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学问不是学答,学答不是学问。”所谓学问,关键就在于“问”,所以,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学习始于提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考与探索,只有学会提问题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期望,期望学生多多提出问题,只有勤学好问的学生才是出色的学生。教师的期望作用是巨大的。适时地对学生提出期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学生将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受爱表现的心理特征驱使,就会慢慢地与老师的期望相符,变得“想问”。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着力使学生从小培养问题意识,实现从“要我问”到“我想问”的思想转变。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敢于怀疑、攀登数学高峰的事迹,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提到的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敢于质疑的例子,引导学生去阅读、学习伟人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理想出发,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就是要善于去发现问题,若在学习中没有求知欲,懒于去思考、探索,就很难实现今后的梦想。如此一来,促使小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地去培养其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技巧

适时介入促交流

“认识人民币”的例题:一条围巾31元,一条裙子36元,我想买一条围巾和一条裙子,可以怎么付钱?一位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一个学生说了付钱方法后教师马上板书,然后以“还有别的付钱方法吗”引导学生把所有的付钱方法都罗列在黑板上,最后以“你们真会动脑子,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来结束本题的教学。 在以上交流过程中,教师把时间和空间充分让位给了学生,让有不同方法的学生都得以展示,学生思路开阔,课堂相当热闹。但这样的交流有效吗?学生的想法真的形成分享了吗?

针对上一题笔者在自己的班里作了尝试,当学生汇报了一种方法后,我以“他的付钱方法对吗?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释、质疑、评价,然后又以“和他方法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别人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作比较。笔者还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整理沟通,最后还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总结出不提倡用分币来付67元钱的结论,同时还引导学生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总之,通过适时介入,笔者不断把学生的交流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和感悟。

2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相互提问、相互探讨、相互补充,从而使大家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完善的活动形式。合作交流如果完成的好,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好处,而如何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独立思考,那这个学生在合作中就会显得被动,根本无话可说。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能得到正确答案时,他就会自信地、积极地参与合作与交流;当学生过独立思考无法解决时,那么,合作交流正好可以满足他求知的欲望和迫切寻求帮助的心理,促使他有意识地去倾听同伴的见解;当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产生错误认识时,在交流中就会产生和其他学生思维的碰撞,在争执中使问题越辩越明,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合作交流的形式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当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时,可以提供材料,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如教学重、难点时,就可以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一起自主探索,在积极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获得探索与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比起教师的直接教给,可以说效果显著,一举多得。 当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交流,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合理搭配合作伙伴,创设机会,使人人都有表达交流的任务和机会,都能获得合作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交流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合作交流#

善用辩论促交流

一位教师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猴弟弟摘了4个桃子,猴哥哥比猴弟弟多摘了3个,两只猴子一共摘了几个?学生独立尝试后汇报,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4+3=7(个),另一种是4+3+3=10(个)。当第一种答案出现时,教师问:“是这样吗?”有学生马上起立说:“不对,应该是4+3+3=10(个)。”教师接过话茬说:“对,应该是10个。要看清楚问题。”一个错误资源再利用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笔者觉得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是引发学生交流的好时机,教师千万不要简单地作出判决,可以组织辩论,让学生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揭露对方的矛盾。如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本题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时就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听不同的声音了,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 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在辩论的过程中,这位教师引导学生用提问的方式与对方进行交流,在双方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辩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原本教师苦口婆心强调却屡不见效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3

小学生数学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

于难点重点处设疑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 ÷ 0.25,15 ÷ 0.15;(2)10 ÷ 3,14.2 ÷ 22. 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

又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 - 36 ÷ 3. 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 - 36 ÷ 3 = 0 ÷ 3 = 0. 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强信息“36 - 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 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 - 36 ÷ 3 = 36 - 12 = 24. 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 顿时,学生议论纷纷.

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这样以“难点”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针对学生心理,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在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于真正表现自我,敢说、敢做、敢表达,潜能得到创造性发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就要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等表达给学生留下平等、亲切、友好的印象,对于学生的提问,要予以恰当的评价,并及时给予鼓励或奖励等,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

有些学生怕同学笑话或老师批评,对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不能及时质疑。课堂教学中可以实行“质疑奖星制”,教师可在教学中适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疑惑,对敢于提出疑问的学生奖励“敢于质疑星”。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计算54-54÷3的题目,学生刚接触四则混合运算时计算容易出错,很多学生会这样计算:54-54÷3=0÷3=0。当然也会有学生正确计算,得出54-54÷3=54-18=36。教师适时设问:看了这两种计算方法,你有何想法?此时放手让学生去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感觉这两种算法都有道理,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释疑解惑,对做对题目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做错的孩子们了解计算顺序这一信息的重要性,对质疑的学生及时予以奖励。

4

有效的数学交流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技巧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