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作为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 其语文教学也非常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一、情境创设“真”,教学获效益

所谓“真情境”,是指它贴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刘国正指出,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创设生活化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学习语文,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所谓“真情境”,是指它符合学生真真实实的心理和知识发展的规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可分为实体、模拟、语表、想象、推理这几类。

那么对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显然创设推理情境非但不利于他们理解课文,同时可能让其产生畏惧感,这与我们的教学期待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无益的。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有位老师在执教《荷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重难点“冒”字,他就让好多学生扮演荷叶,让一个学生扮荷花。这样的情境教学设计看似“生动”,实则呆板;这样的情境创设,看似“生活化”,实则太形式化。教师没有真正发挥此处情境创设的效能。

其实,只要用一个简单的课件,出示挨挨挤挤的一堆荷叶,冒出一朵荷花来,学生就能很形象地理解和感受。反思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只有自己扎实地把握课文,充分深入地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化作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越过一个个学习障碍,攀爬一个个学习石阶。由此我认为,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是很重要的,也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

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内容应该是课文的精髓。所设计的图画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在创设情境时,还必须有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这样才能有效地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在教学《浪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天空是蓝蓝的,白云朵朵,海鸥在天上自由飞翔。海水也是蓝蓝的,浪花是白色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贝壳、小虾。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他们非常乐意地学习《浪花》一文,在教到浪花悄悄地瘙痒了小女孩的小脚丫时,我抽了一个小朋友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去“瘙痒”了图画中的小女孩的脚丫。小朋友们都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开心地笑起来,情感上起了共鸣。

由于师生情感投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朗读上也有了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美,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以系统的声音旋律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时间艺术,与文学有共同之处。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感情。

《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以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对歌词比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

学的课文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巴不得马上就会唱,于是他们学习情绪高涨,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再教学生们哼唱这首歌,巩固教学内容并获得美的感受。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课文内容而定。课文《小小的船》可采用理解课文后播放音乐《小小的船》,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有月亮、有星星,有卫星„„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深化巩固课文知识的目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可在范读课文的时候播放一些轻音乐,使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爱,在音乐的烘托下充分展现在孩子们心中,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六.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五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

2

小学语文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重视字、词、句的训练。

我们应该为阅读打好基础,也就是加强字词句的训练,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嘛,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害。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又好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

我们不可以“忘本教学”,就好像“空中阁楼”一样危险。哪么如何进行字、词、句教学为阅读服务呢?

(一)、认真、灵活抓好“听写 ”: 也许在很多教师眼中“听写”是并不起眼的,也是比较容易的,所有作业中也是学生正确率最高的。要是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还可以反复听写直到符合要求。可我却很喜欢在“听写”上大做文章,几届学生下来一开始都十分害怕我的听写,因为往往得不到漂亮的分数,有些学生还认为比考试还难。

每当在开学初我就会反复强调听写的要求,我改变了以往只听写几个简单的词语的方法,在听写中有可能会让学生根据听写的词语造句、解释带点字,有时还需要写出整个词语的解释。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几个词语进行辨析,说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多义字组词或多音字组词。

这样一来一次简单的听写就变成了一次综合的字词句的检查,学生摒弃了以往存在的一种侥幸心理,逐渐就会养成一种认真的学习习惯,对整个语文教学都非常有利。当然在听写之后教师要认真指导订正,因为学生的正确率不高。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积累的作用。几次下来学生的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充实感,对听写也就产生了兴趣,端正了态度。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是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免他们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班的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不是为了分数而听写,要看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并能合理运用。

(二)学会利用工具书:许多工具书的知识非常丰富,有字词释义、造句、多音多义词、词语辨析等等。只要让学生真正利用好了身边的工具书---字典、词典等就够了, 对于利用工具书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每课都必须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己预习字词。学生发现奥妙养成习惯,自然也就认真,这就是他教不如自学吗!

(三)抓好诗词与句的训练 :掌握了字词,要是成不了句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在学习字词的同时我也不忘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训练,像造句、解释等。这里要讲的是古诗词及句子的练习。抓好次项工作就是做好学生句子的积累工作,为阅读打下基础。 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和学会运用诗词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背诵古诗 70 首,这也正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当然我们的学生不但要会读句子,还要对一些病句、不同形式之间句子的转换如:反问、陈述、双重否定三者之间的互改或修改。这就需要一些专项的训练了,因为书上一点点练习难以使学生真正搞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句子的训练题海战术化,那样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不会真正地理解,那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小学语文常用的阅读方法

同样诗词与句子的教学也是为了更好为阅读“积累”,不要过多地去追求分数,但对诗词与句光“积累”已经不够了,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去辩解。

二、注重语段教学。

抓好语段教学,学好阅读初步的方法,为整篇文章的阅读找到开启钥匙。 有了扎实的基本,就好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我们就要学会运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那么,语段教学正好就是我们阅读的起点。

可学生对语段分析的恐惧要远远大于作文,因为作文要是写上几句字数还可以,不离题多少是有点分数的,可语段就不同了,特别是课外语段有些学生是无从下手。试想短短的一个语段都无从下手,更何况一篇文章了,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还得从语段教学入手。

三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阅读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学会了零碎的阅读,我们就应该对阅读进行整合,学会从整体来阅读,真正学会阅读、感悟阅读。语段的教学是为了文章的阅读作好准备工作,它的方法自然同样适用于整篇文章的阅读,语段阅读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决定着文章整体阅读的成败。

但是语段阅读始终是零碎的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整体的阅读能力,这就要让我们老师花一番心思了。那么,在最后我们就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方法,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谓“阅读”就是我们既要教好学生“阅”的能力,也要教好学生“读”的能力。另外,我们不要过多地强调阅读的成绩,我们的目的是要在阅读中积累。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入课文时,可采用故事导入、歌曲导入、影片导入、图画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一课时,我采取影片导入的方式,给学生们观看动画《神笔马良》,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做了铺垫。

另外,在教学中插入图片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我插入了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培养阅读好习惯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此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首先,预习时要做到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然后,认真思考课后练习;最后,对较难词句要深度理解。教师应用这三步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练习,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第二、在阅读课中应采取范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庐山的云雾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接着我带着学生精读二三自然段,分析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对课文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学生应养成边读边做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边读边做笔记的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如在教学《猴子种树》一文中,我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猴子共种过哪几种果树?用△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漏回答的情况,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阅读方法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通过阅读,学生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能干的钟点工》一文中,学生积累了许多成语,如:平平整整、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等等,当学生在写干家务活类似的作文时就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成语。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再去阅读,他所关注的不仅是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样表达的;了解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就会把理解文章内容和理解表现形式变为自觉的阅读行为。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方法和写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1.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

对于写作这一情感表达艺术本身而言, 不论其作为哪一种文体展现, 其实质都是创作者对自身生活信息或阅历的整理、加工、再创作。小学阶段学生其自身阅历较为缺乏, 难以在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 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 加强对学生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的观察生活使学生可以更好体会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情绪, 通过这些小情绪的积累与升华使得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情感态度更为饱满, 从而写出的文章更具有灵性。

而对于主题式的作文题目, 教师则应该要求并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体验事物, 得出最为接近的结论与情感, 并拓展自身的写作思路。例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尊老”为主题核心的作文时, 我要求学生去敬老院体验生活, 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做了半天义工。

通过这一举动学生不仅体会了“尊老”这个词的实际意义, 还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与实践, 使得自己在写作时更有下笔之处, 作文更有血有肉有风采。同时, 在敬老院时学生发现老人们相比于物质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这也让他们更重视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严谨的素材收集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还可以使学生下笔写作时“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2.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学习

作文学习比拼的不仅是学生自身内在的精神层次, 更是比拼学生的文化底蕴。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中国, 学生的课余生活被网络充斥着, 这种课外娱乐活动占据了小学学生的大部分, 使得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积累, 这是不利于作文教学发展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创新时要重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鼓励学生离开互联网, 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 以增加自身作文底蕴。例如我在一次写作课上要求学生双向结合自己所读过的名著名篇进行创作, 有一名学生就写就了一篇武侠类的小说, 就文学内涵而言还难登大雅之堂, 但难得的是这名学生所借鉴的是《天净沙-秋思》及《天龙八部》。

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这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再创作能力, 这是极为难得的。这就说明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设置“负清单”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兴趣, 并将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创作中。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然不是当年仅仅能播放幻灯片的教学辅助设备了, 结合了互联网资源、演示白板、音视频播放功能的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了教学主要形式。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时要对这一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最大程度上发挥互联网教学的资源优势。

教师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获取中国各地的语文作文教学资源, 同时也可以获取世界各地对于文学教学的有效信息, 教师要通过这一有效渠道及时的将网络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有效手段, 以提高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及水平。

而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依靠互联网设备阅览中国各地风景名胜以补上阅历上的劣势, 更是可以依靠通过视频、音频的浏览认识到一些风景上的独特。这种浏览与观赏往往是具备震撼性的, 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具备一定的正确认识, 并将这些认识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创作中, 使自己的写作更饱满、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还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