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想知道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下面是博沃思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提高想象力方面的资料,欢迎查阅: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一

一、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如根学生讲话时,要尽可能使用他们的语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讲课时面带微笑,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要注意留给孩子们充分发想象时间等等。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小学生由于身心各方面发展水平的约束,产生一些离奇甚至荒谬的想法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在对其进行耐心引导与纠正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的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讲,错误的想法可以纠正,但想象的积极性一旦消失,则无法换回。

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儿童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得以丰富的想象。比如在讲竹子时,可以给学生讲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在头脑中也可与竹子一并想象到梅与 松;讲正方形时,不是孤立地只讲什么是正方形,而是与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比较着讲,并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孩子们在众多的图形中认识正方形,并懂得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获得了坚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

三、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这是想象的方法基础。小学生想象的自觉性与目的性差,还不能做到为某一任务的实现而循着一个方向进行想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如从弯月想象到英文字母C,从春华想象到秋实等等。我们教学生循着一定的轨道联想,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许多想象活动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最终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才能使他们的想象从具体直观水平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深刻性与逻辑性。所以,教师要教会孩子通过想象去说清楚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情节。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二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色彩鲜艳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画不像文字那样单调,它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因此,指导学生看图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静止的图看活,让整幅图在脑海里动起来。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字、画面,想象一下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使课文内容得到了延伸,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想象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再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怎样议论纷纷,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样辛苦的练习跳跃,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样欢呼雀跃。这样通过插图想象,使人物的动作、神态与内心活动更为紧密联系,为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提供了思维支点和描述对象。

二、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丰富学生想象

充分 理解课文内容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继而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反复诵读,试着去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精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意境。教师进行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让我们看到了天色渐黑时的一幅风景图,青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远了。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写得很有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飘飞之时,夜间回来的人姗姗而至,这样,提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三、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想象

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就是把听觉、视觉统一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强化。音乐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浮想翩翩,音乐所引起的想象和联想拉广拉远了,效果远远超出课文中口言相传所包含的内涵了。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描写水、山特点的句段,描写得富有诗意,配上一段动听的音乐,学生陶醉在美景中,仿佛亲自游览了桂林山水一般。此时,音乐是导体,激起学生的情感,进行丰富有趣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三

一、教给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办法。

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去想,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联想的办法。具体的方法有:相似联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发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滩挺立的白杨树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联想到顽强不屈的革命者。相关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关联的事物。如由鲜艳的红领巾想到烈士的鲜血,想到革命事业,自己的职责;由种树联想到育人。对比联想,即由事物的特征联想到与其相反的方面。如幸福与苦难,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黑暗,凡卡的童年与自己的童年,小羊的温驯善良与狼的凶残。再造想象,即根据文字语言描述再创造新的形象,如根据古诗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根据课文《清明上河图》想象其画面等。把这些联想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至少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方法与思路。

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延伸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假设。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办法,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例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主人翁桑娜因邻居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无人抚养,而不顾自己一贫如洗的困境毫不犹豫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中。小说至此嘎然而止,没有了下文,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这样假设: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哪几种可能?有的学生说随着生活负担的加剧,桑娜和渔夫不堪重负相继病死;有的说桑娜宁可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学徒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说正当他们生活困窘时,渔夫出海打鱼发生了奇迹:打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鱼……这样的讨论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或写出来,为故事续个结尾,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凡卡》等。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四

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