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沟通有关的例子

  与沟通有关的例子

  很多人将沟通看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它不过是语言上的客套,外交上的惯用辞令。其实不然,人与人相处,公司与公司合作,国家与国家来往,无不需要及时而有效的沟通。我们之所以对沟通存有疑虑,说白了就是自我沟通能力不强,内心缺少对沟通的自信。如果我们都从内心相信沟通的力量,相信沟通的作用,那么,我们将很快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事。

  在所有人心中,比尔·盖茨几乎都是成功典范,是神一样的商人。有很多人期望能与比尔·盖茨会晤,进行良好沟通,以帮助自己事业有所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因为害怕在比尔·盖茨面前说话而错失机会。

  李开复也曾经是怀有害怕又期望的心态进入微软公司的。凭着自己的能力,他与公司任何同事沟通都没问题,可唯独到了比尔·盖茨面前,每次都因为不敢开口说话或者害怕说错话,而白白浪费见面之后的交流机会。所以,在进入微软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开复都没与比尔·盖茨直接交谈过。

  直到有一次,比尔·盖茨召开公司改组会议,要求到会的所有人都必须轮流发言。此时,李开复再也不能回避说话了。当时,他心里想:管它呢,哪怕是说错话又怎么样,反正是一定要说话的,干脆就放开胆子说好了。

  发言轮到李开复时,他在心底给自己反复打气,然后鼓足了勇气,义无反顾地说:“在我们公司里,员工普遍的智商都会比别人高一些,但现实是,我们的效率却是最低的。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改组,员工内心总处于不安全不踏实的感觉中。在其他公司,员工智商是相加的关系,唯有我们,却因为改组而不得不相互‘斗争’,这让我们所有人的智商变成相减的关系……”

  李开复滔滔不绝地说着,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全都讲了出来。整个会议室安静无比。

  会议一结束,李开复就收到了其他同事的电子邮件。同事们都说:“你说得太好了!可惜,我没有胆量说出这些……”

与沟通有关的例子

  比尔·盖茨不但接受了李开复的意见,改变了公司的改组方案,而且将他的话进行了引用,讲给公司高管层听,并告诉大家:“不断地改变,只会让公司陷入‘斗争’,造成公司智商的相减。”

  正是经历了这一次“破釜沉舟”式的交流,李开复才突然明白,自信对人太重要了。他现在不但不惧怕在比尔·盖茨面前讲话,更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讲话。因为他明白,只有坚定自信的沟通,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

  我们不会沟通,不相信沟通,不是因为沟通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内心的信心不足。罗曼·罗兰就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沟通正是这样的艺术,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时,总抱一种迟疑、犹豫的态度,我们是没有办法让他人无条件支持、相信我们的意见的。这不是沟通没有作用,而是我们对沟通的自信心不足—在交流中,这种自信不足出卖了我们,给别人以破绽可循。

  沟通,本身拥有三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一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二是强迫他人接受,三是坚定自信地交流。显然,三者之间因为有所差异,其沟通质量就有所区别。一个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的沟通者,是无法被认可也无法完全表达自我要求的。而强迫他人接受,更多的是施加其他外力,最终导致结果的达成。这对对方的尊重不能体现,也无法保证后期的沟通、合作继续。唯有坚定自信地交流,才是让双方都获得尊重的方法,它更符合沟通双方之间的利益,以及个人感受。

  坚定自信的表达是沟通双方都可以获取充分尊重的有效方式,当我们坚定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意见时,它就会形成我们不容侵犯的外在气场,它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坚定不移、不可动摇。

  于是,对方才会退而求其次,进而从低一层的底线开始构筑自我目标。可见,我们在与人沟通之前,一定要相信:“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事”这一事实,我们必须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必须全力让对方也相信,沟通就是解决我们之间问题的途径,最终促成沟通的有效性。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自信,坚决相信沟通的作用。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