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自己的嘴巴

言语有好有坏,好话可以消灾免难,坏话则会给人带来祸患。古人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人们都懂,可是许多人都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常因多说话、乱说话而挑起是非,闯下灾祸。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好自己的嘴巴呢?

如何管好自己的嘴巴

话说得好当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但是话若是说得不好,则会惹人痛恨。因此人生在世应该谨言慎行,切不可放言说道。三寸之舌虽不致招来杀身之祸,却也常常惹出问题。

苏东坡非常有才华,年轻时难免矜才使气,遇事率性而为。在科考中,他居然杜撰典故,由于编得太像,连欧阳修这样学富五车的人物也没看出来,事后还问他典故是什么来头,苏轼答曰:想当然耳。

就是这样“想当然”的才华和直言直语的性格使得苏东坡后来犯颜直谏,反对新法,以至于闹出了震惊整个文坛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东坡在湖州被捕,在被押往京城受审时,亲友们都来哭泣送别。当时,苏东坡讲了一个故事:

宋真宗时,到处寻访天下的隐士。有一个叫杨朴的隐士很有诗名,可是,宋真宗召见他之后,杨朴却说自己不会作诗。于是,宋真宗问他“临行的时候,可有人作诗送你?”

杨朴回答:“只有我的小妾送了一首一一‘更休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大笑,便放他归隐山林了。

“乌台诗案”过后,苏轼收抬起来旧豪情,变得慎言多了。

其实,何止吟诗不能猖狂,一言一行都不能猖狂无忌,谨言慎行才能保身家、全性命。古语有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嘴上多个把门的,以避免祸从口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制度。他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像,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

孔子很奇怪,便细心察看,发现在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这让孔子大受启发。

自此,孔子在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而后人则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

任何时候都要慎言,即便是面对亲密的朋友,也要正确使用词汇及注意礼仪,因为人的情绪是随时变化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场合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当朋友的心情不好时,最好不要口无遮拦地开玩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谨记“祸从口出”,慎言会为你赢得成功的机会,使你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莫逞一时口舌之快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人往往都是为了过过嘴瘾,见到什么人或现象,心里不舒服了就习惯说上一两句。然而,他们从来就没想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嘴上逞威风,别人心里却很不舒服。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或摩擦,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行事低调、谦和的人过后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不至于为此耿耿于怀。然而,有些人却没有这样的胸怀。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有些人会为鸡毛蒜皮的事而争论不休,有时由于一方一时逞口舌之快,于是彼此就大打口水仗,最终小事变成了大事,甚至酿成祸端。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