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9-4309

人际交往的心态

人际交往的心态很重要,人好像磁铁一样,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排斥与自己不同类的人。假如你喜欢结交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人,自己也一定要先成为这样的人——毕竟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终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人际交往的心态
早在远古时代,孔子就已经告诉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算是说出了做人的真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让我们用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去处世。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想到别人也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你不希望别人那样对待你,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某杂志社做了一项调查:你对他人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出来后,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可是当这家杂志社又对很多人做了一次不记名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很多人认为自己在别人遇到麻烦的时候会“安静地走开”。人们在自己遇到难题的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可是在他人遇到麻烦时自己却视而不见。难怪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其真正原因也许就在于此。如果在社会上讨生活,而你真的是这种人或者正在学习这种人,甚至自以为这才是为人的选择,那就大错特错了。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却要加到别人头上,试想,别人又怎么能喜欢你?即使本无利益冲突,当别人看到或者从某方面得知你是这样一个人,怎能不让人对你怀有戒心?一旦你给周围的人留下这种印象,再想改变形象让人喜欢和帮助你恐怕就很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仅有8个字,可是其含义却不简单。以国家来说,哪个国家都不希望受到侵略和剥削,你就也不要去侵略和剥削别的国家;以个人来说,你当然不愿意自己被伤害,那如果你做了有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又怎么能认为别人不会记仇甚至报复呢?
马辉工作了几年之后有了些积蓄,于是回老家自己经营了一家小食品厂。虽然厂子不大,可是在他的老家来说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而且他也确实挣了不少钱。因为马辉不甘心只做这么小的食品厂,他一心想赚更多的钱,所以更加努力。刚开始的时候,附近的商店或者超市都会及时付款,毕竟他也是刚刚起步的小厂子,可是后来,随着他生意越来越大,有很多人看他发起来了,就有些眼红了。于是有些超市或商店的经营者开始赊账,拿货的时候只给少量订金而不给现金,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就采取无赖的方法——我这儿实在没现钱,家里倒是有些粮食或其他东西,你看着好就拿去。
马辉当然抹不开面子,毕竟大家都是熟人,所以对赖账的人也无计可施。时间一长,他开始琢磨:我不是也能如法炮制去对付我的上家吗?于是他在支付了一点儿订金的情况下,进了很多原料,即使是在食品卖出后,他依然不给人家现金。这样一来,他不仅自己有大笔钱可以挥霍,即使除去一些商户的赊账外,还有了很多结余,他把钱存起来,准备给自己买辆新车。
不过,欠债还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原料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于是,马辉家每到年节时候都有债主上门讨债,在他实在躲不过了时,也说只有拿生产的食品抵债,或者干脆把债主领到欠自己钱的商户那里,让商户拿粮食之类的抵账。从这中间,马辉两头周旋,有时还能得一些额外的好处。
只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马辉的坏名声很快就在附近传开了,没有人再愿意和他做买卖,他只好自己辛辛苦苦地跑到很远的地方购买原料。不知情的人以为他的生意越做越远,知情人却明白他因为进货渠道远了,成本增加,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了。可悲的是马辉依然恶习不改,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这导致他的资金和原材料流通不畅,最后马辉又回到一文不名的起点。初入社会,更应及早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免最后被其所伤。假如背其道而行之,其结局往往是让自己名誉扫地,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入世,是闯不出什么名堂的。事实上,很多人会友善地想到其他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明白——自己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我们当然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然而这种非公平的待遇终究也会跑到自己身上。更明确地说,这并不属于因果报应,而是一种必然的反应,你对别人的所有行为及对别人的思想,都会让人对你产生一种评价——就像上文中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个“自私自利”的坏名声,谁还愿意接近你?而你所想吸引的人则往往与你的希望相背离,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自私的人身边通常也有一帮自私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也许你做不到像大禹治水一样以推己及人的想法去做人做事,但至少你可以以厚道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当你不想在某事上失利时,也不要试图让他人在这件事上失去利益。假如一味地想靠这种登不上台面的想法去发家致富,最终可能落得两手空空的下场。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