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这类常被欺负又不吭声的孩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看法往往是消极的,他们常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没有其他人聪明,并且.还会认为自己不论是外表还是能力、性格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没有其他同伴讨人喜欢,没有其他小朋友能干。“我不会”、“我肯定于不了”、“我本来就比不上他们”……糟糕的是.他们会认为这种“无能”是无法改变的,就算他们非常非常努力也不能改变什么。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及表现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在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习得性无助来自于一个知名的心理学实验。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的时候发现,起初.他将狗关在笼子里,并在蜂鸣器鸣响的同时,对狗施以难以忍受的刺激,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躲避不了.只能忍受着痛苦。这样的处理反复进行多次后,当塞利格曼在蜂鸣器鸣叫后把笼门打开.然后给狗刺激时,狗不但没有从敞开的笼门中逃离.反而重复以前的呻吟、颇抖。按照常理,狗在面对不良刺激时可以主动地逃离危险,由于实验中的狗在以往的重复刺激中无路可逃(被关在笼中),当在笼门打开的情况下被刺激时,思维惯势使其变得只能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标签: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