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恒企会计培训
昆明恒企会计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亲情授课,提供健全服务,入学即测试,根据学员实际会计基础情况,为其量身制定科学课程内容。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1

财务 会计 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财务会计目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一般不区分会计目标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他们认为财务会计报告是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它的目标直接反映和体现了会计目标。所以,会计目标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以至重叠的,区分它们的意义不大。

我国学者在研究会计目标方面存在争论。阎达五指出要区分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的目标,他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会计目标的一个基本方面。陆正飞(1992)则认为会计目标首先是财务会计的目标,明确会计目标,首先是未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冯巧根(1998)认为会计目标有总体目标和责任目标之分,财务报表目标不等于会计目标,财务报表目标只是会计责任目标的一个方面,是会计最基本的环节和最具体的目标。葛家澍在概括我国财务会计目标时,认为财务会计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是一致的。我国的会计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会计行为的指南,也是统一会计人员工作观念的基础。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这不仅包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包括通过企业自身效益的提高达到提升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会计工作和基本目标的联系纽带。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向资源提供者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做出合理决策的信息。

从内容上看,会计目标的涵义更加广泛,它是站在全局的立场,既重视宏观导向,又要把握微观具体的会计工作目标。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则更具体更实用,能够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会计环境。我国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国家仍直接参与国民经济的调控和发展,国有资本仍是企业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国家在多方面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工作。所以,目前我国的会计具体目标应将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放在首位。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有一部分职业投资者,而且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的不断多样化,这部分比例将会逐渐增大,企业应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从结构上看,会计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即战略目标,其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会计目标体系的宏观导向。具体目标即战术目标,是基本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结果。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它也具有层次性。财务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招告的核心部分,仅反映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而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非财务信息、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等,只能在其他财务报告中才能提供。

从发展方向上看,会计目标具有前瞎性,其基本目标能指引会计具体目标发展的方向,是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具有先进性,注意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将它定位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基本情况。 从地位上看,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仅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具体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目标,随着影响因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

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地位

(一) 规定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宗旨

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财务报告是传递目标所要求的信息供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参考, 这就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目标所规定的目的和宗旨。财务会计是由确认、记录、计量、交易和事项的方法与程序所组成, 其目的是把加工的信息汇总在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之中。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宗旨, 在西方概念框架例如美国的SFAC 中是有论述的。按照FASB 在第5 号概念公告( SFAC No. 5) 第二部分( pars 5-57) , 我们发现:旨在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报告期中, 需要有分别表明特定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动的整套报表, 即应能表明:

( 1) 期末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

( 2) 该期的盈利、收益即收益表;

( 3) 该期全面收益有关报表;

( 4) 该期内现金流动即现金流量表;

( 5) 该期内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当于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报表) 。

遗憾的是FASB 在第1号概念框架内已把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 并把财务报表的目标改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而它要求提供的信息, 几乎未涉及表外披露部分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这样, 要求实现财务报告的目的与宗旨, 就显得美中不足。

必须指出,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模式, 它产生的财务报表都不能直接提供企业的价值信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企业的价值在理论上等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已发生的而不是未来的企业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是对资产运用各种计量属性予以计量汇总后和减负债的结果, 也不是企业的价值, 就上市公司而言, 以全部发行的普通股乘以每股市价, 才代表特定时点的企业价值, 可是这一价值是反映市场的定价而不是来源于会计信息。市场定价虽然会参考每股盈和每股净资产, 但影响它的因素太多, 而且每天的开盘价与收盘价都会变化。迄今为止, 几乎没有一个指标较为稳定地反映企业的价值。所以, 在当前, 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企图、也不可能向使用者提供企业价值和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当然通过表外披露, 探索提供价值及其创造过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 在概念框架中指引其他基本概念

概念框架是一个由目标和与目标关联的基本会计概念相联结的一个理论体系。目标是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 凡与之关联的其他基本概念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为了实现目标规定的要求, 遵循目标指引的方向而运用。财务会计目标使整个概念框架贯穿在一起, 实现协调其他概念。

在概念框架中, 首先研究并确定财务会计的目标, 所有其他概念就依次、内在一致地同目标保持着联系并服从和服务于目标。否则, 一个连贯、协调的概念系统是不可能形成的。

以FASB 的现行概念框架为例, 第1号概念公告研究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把目标定为对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含对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估并由此进行的决策) , 并提出为实现决策有用性必须提出几类信息:

( 1)企业现金流量的预期;

( 2)企业经济资源、义务及其变动;

( 3)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最终盈利(收益) 。

FASB 的第2号概念公告就是为从质量上保证决策有用性, 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要求。凡第1号概念公告所要求向使用者提供的信息, 在质量上必须使之对决策有用, 为了对决策有用, 其前提是可以理解。而相关性与可靠性(如实反映) 则是主要质量, 可比性(含一致性) 是次要质量, 并提出“效益> 成本”为约束条件, 重要性为质量要求的起点。

在对目标规定了量与质的要求之后, 第3 号概念公告(现被第6 号公告所取代) 就研究财务报表(也应包括日常账户体系) 中的信息是怎样产生的。会计的信息来源于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通常概括为一个整体内容如“企业价值增值运动”, 但这种抽象的概括不能据以确认、记录和计量企业日常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事实上, 会计对象的内容不是一个同质的整体, 它是由若干具有自己的特征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共同组成, 正是这些组成部分, 可以分别记录和报告不同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并以这些部分为基础, 通过再分类, 产生较详细的信息。

3

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 决策有用

20 世纪初期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趋势得以加强。同时,公司制企业也进一步发展成为股份制企业,并成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最有效率的筹资和生产组织方式。股份制企业因其股权的标准化和可流动性使得公司可以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公司规模也得以更加巨型化。公司为了从社会募集资金,必然要求快速地发展资本市场,顺应这一要求,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这一时期,受股份制公司对资金的大规模需要以及大众投资者掌握的资源有限的双重影响,公司的股权日益分散在中小投资者以致自然人身上。

由于股权的高度分散,投资者对企业及其经营者难以形成有效的直接约束,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股票市场操作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机构投资者逐步产生并快速发展,从理论上说,机构投资者的出现使得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和股权相对集中,有助于投资者对所投公司行使所有权权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也使得投资者行使所有权权力有了可靠的保证。但事实上,机构投资者在初始主要是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资金分散在数量众多的投资组合中,他们一般也不直接参与公司治理,而是专注于通过投资组合和市场交易,既分散风险又能从中获取资本利得。结果就导致了以下情形的出现。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一是由过去委托人对受托人的直接监管转化为通过证券市场对受托人的间接约束,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被弱化。

二是投资者更加关注股票市场行情,并通过“买入—持有—卖出”的交易决策使资本利得最大化。这样,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整个资本市场,而不是单个企业,投资思考的范围也从受托责任时期关注能力卓越的经营团队扩展至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公司的整体状态。评估公司价值时,公司的经营团队成为单方面人力资源因素,公司治理及其相应的权责结构、对市场信息需求的实际变化都使得受托责任观的内容逐渐发生量变,最终转变成满足证券市场交易的决策需要,由此就产生了决策有用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下设的特鲁伯鲁特小组于1973 年发布了研究报告《财务报表的目的》(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认为财务报表主要服务于那些没有权力、能力或渠道受到限制的使用者,他们主要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1978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表了第1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即《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也将满足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需求作为会计目标。

4

财务会计目标主要观点及冲突

财务会计目标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从报告受托责任,到决策有用,再到投资者保护,每一次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财务会计环境的变化所推动,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存在变革的内在可能。美国会计学者埃尔登•S •亨德里克森指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1976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的《概念结构研究项目的范围与涵义》奠定了财务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最高层次地位。现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依次确定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要素确认、计量和列报的原则。因此,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主线。财务会计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和管理控制系统,其基本目标就是“提供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以满足有关方面的信息需求”。而对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会计学界主要形成了两派观点: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会计的具体目标在时间上也存在继启性。

以上是昆明恒企会计培训整理的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会计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