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试谈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1

试谈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试谈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好学数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说说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

善用课堂调控,让思考更有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学生都有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特别高,但有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欠缺思考。这些学生都是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或者听问题只听一半就急于表现,想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要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学会倾听和思考。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猜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5,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这时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适时引导,先让学生把所有可能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按顺序写的和没有按顺序写的答案,从中得出按顺序写的答案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从而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师只有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点燃他们心中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思维火花,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试谈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恰当实施评价,让学生更自信

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源于对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它依赖于对学习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表扬,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提问:“你们能自己创造出规律吗?”生1用图形表示规律,教师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能用各种图形来表示”;生2用数字表示规律,教师评价“真棒,你能用简洁的数字来表示”;

生3用节拍表示规律,教师评价“你的节奏感真强,很有音乐天赋”……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这种积极、客观的评价,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教师生动的评价会使学生兴奋不已,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不能让学生造成误解,也不能一味地吹捧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由衷的表扬和真诚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应给予否定,并通过其他学生的回答,让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2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正确引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今后是否喜欢学习数学,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低年级的学生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后进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的能力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所以,我从多个角度挖掘学生的闪光之处,使课堂评价在尊重、宽容和等待中进行,在欣赏、发现和激励中进行,在和谐、主动和引导中进行。

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走神了,我停止讲课,让那位学生站起来,训斥他的这种行为。我本来想以此震慑其他学生,可是全班学生都齐刷刷地去看这名学生,本来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受到了影响,议论纷纷,平静的课堂因为一个学生而失去了控制。我意识到自己行为失当,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调整策略,改“训斥”为“鼓励”。如上课铃声响后,班里依然乱哄哄的,我说:“××同学已经坐好了,真是个守纪律的好学生!”随后我还表扬了两三个表现好的学生,课堂纪律迅速得到了维护,没有人去看那个坐好的学生,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的不正确坐姿,保持安静,等待老师的夸奖。

把握时机

教师在课堂中要抓住评价的时机,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有这样一道题:舞蹈组有32人,合唱组比舞蹈组多24人,合唱组有多少人?有一个学生这样计算:32-24=8(人)。我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让其他学生思考、判断他的计算是不是正确。

其他学生发现了那位学生的错误,但我把纠正错误的机会给了那位学生:“你能帮老师把题目读一遍吗?”他读完题后,我又读了一遍,故意把“合唱组比舞蹈组多24人”读得重一些,问道:“比较数量多少的题目一定都要用减法算吗?”经过我的提醒,他恍然大悟:“应该用加法。”这样的评价不仅能为学生指明方向,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如果我只是简单地评价“你做错了,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吧”,这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解题的问题。

3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把握操作的时机

低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形象思维,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在学生认知的生长点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就会发现新知在学生的操作中产生,教学中的疑难点都将变得具体形象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组织有序的操作

学生的思维总是跟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如果任由学生盲目的操作,操作顺序则会混乱,学生就无法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有序的操作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路,思维的条理性得到发展。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明确研究的问题

动手操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形象思维,最终掌握知识。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无法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操作过程中,不能抓住操作的要领进行有效操作。因此,必须让学生弄清操作的目的及需要通过操作解决何种问题等等。实践表明,只有孩子明确了活动的目标,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利用操作的成果

操作的过程除了要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智力活动的形式外,还要让学生抽象出相关理性的结论。因此,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及问题,并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这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思考,在思考时变得谨慎,使操作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4

怎样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问题要有“度”,面向全体

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问题提出后有多少学生能进行正确地思考和给出正确的解答。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

提问用语要清晰,问题小而具体

这是实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该预见学生的能力,设计好提问用语。

培养学生会问,加强师生互动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提倡互动式教学,这种互动也可以迁移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中。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如果课堂中总是教师问,学生答,那他们在思维上也会一直依赖教师,只在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去思考,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低年级学生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提问,通过让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保持他们课堂的有意注意,并且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试谈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