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1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所以信息反馈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把传统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业变成课上改,把教师替学生改变成学生自己改,把重点改正本子上的错误变成重点改正学生头脑里知识系统中的错误.教师课堂组织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定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2

数学课堂构建一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及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师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及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关爱学生、激励评价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证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叫杨珂,上二年级,是从外地转来的。经检测,他语文、数学都不及格,发现一篇语文课文中只认得几个字,数学“3+5”也不会算,这孩子为什么如此差呢?经过与家长的交流,方知他父母忙于生意,没时间照料孩子,学习习惯又差,学习成绩当然很不理想。想起他外公恳求的话语,掂量着教师的责任,思考着对该生教育的策略。开学的几天,我注意观察,发现他上课老是走神,便找他谈心。他说:“人家都说我笨,反正我也听不懂。”我激励他说:“我看你不笨,只要你上课认真思考,保证会听懂。不信,你试试看!”他半信半疑,点了点头。从此,我每天课前课后有意识地给他打基础,课堂上比较容易的问题就让他回答,当他第一次回答正确时,我热情表扬他:“你真聪明!”并奖励他一朵“大红花”,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有一天杨珂放学回家,见外公在做饭,他抢着帮忙,舅舅回来表扬他:“小珂真懂事!”杨珂颇神气地告诉舅舅: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夸奖他读书声音响亮,美术老师也说他画得细心,数学老师奖他一朵“大红花”……并一本正经地说:“我一定要得一张奖状回来。”渐渐地,他不但上课能认真听讲,而且上课发言也积极了,还经常围着老师做这做那。平时,我还有意安排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接近他,帮助他。每当他有进步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奖励他,使他体会到老师、同学对他的关爱,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

3

数学课堂构建二

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

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才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构建方法

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

如求过点(3,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y=4或2x-6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通过合理设计疑问,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注意使设计的问题既达到了激疑目的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4

数学课堂构建三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是在继承原来课程标准优点、吸纳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时代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目前我国教育重大改革。因此,教学内应该在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应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有效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接受,能够适合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即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要联系,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数学训练中更好地领会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着力点,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体现的价值所在。

对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影响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说的教学内容优化,不能是只停留在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对课堂内容优化的最基本标准。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而言,其内容有难易之分,大多数知识点,学生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量”,我们常常想到的是课堂教学的容量,即课堂教学内容中知识的多少、方法的多少、题目的多少。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关注的教学内容的“量”不单是知识、方法的多少,还要关注难度带给学生思维量的多少

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教学对象,当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容易,或者不适合时,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将是无益的,教学将是无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知识、方法的多少、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学生已习得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教学内容,因次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想提高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内容的“量”与“度”的把握是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