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律性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来自别人眼中所谓的自律,而是应该来自你心中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律。为了帮助大家,下面就具体来说说如何培养自律性

如何培养自律性

高度自律的前提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基础,心理性格上多少有些缺陷和不足的一般需要先解决心理和性格问题。

这之后再来谈论自律问题(健全的人格这个因素在知乎上常常被忽略)。

也就是说,不能够做到自律,往往是心理层面上有阻力在阻碍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强大自律才能成就优秀人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是我们经常犯的通病。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堆大道理,都可以做一堆精妙的计划安排,但是真正到执行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回事。因此最大的一件事儿就是——自律。那么我们该如何变得更加自律呢?

制定学习计划

复习是是应对考试的必要准备,各种网上各种找备考经验、资料、方法,看完之后好像热血沸腾,马上要通过考试了,但后来效果却一般。

于是开始制定学习计划,硬性规定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的课件,做一个小时的题,看书就利用闲暇时间。

如有一项没有完成或者拉下进度进行自我惩罚。时间一旦有保障,学习自然而然跟上进度。坚持利用零散时间,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坚持,不能找借口退缩,每天坚持听课看书。

用更大诱惑来抵制诱惑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过一个实验。

这项实验找来了十多名儿童,让他们单独待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的房间,桌子上放着对小孩极具吸引力的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他回来再吃,结果大多数孩子还不到3分钟就迫不及待的吃掉眼前的棉花糖,接着研究人员又告诉孩子,如果可以等到他们回来,就可以得到双倍的棉花糖。

这一次,孩子们等待的过程虽及其煎熬,但是大多数却都坚持了下来,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在最终拿到了2个棉花糖,这就是“推迟满足感实验”。

也说明了自律是可以被训练的,在一定条件下,自控力是可以战胜“挑战的”。

在我们开始做某件事情时,许诺一个成功之后的奖励,如果在整个过程中抵制住了诱惑,就在最后结束时,给自己一个更大的满足,这一招,屡试不爽。

将重要的事情培养成习惯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采访董卿的视频,其中有一段是董卿讲自己卧室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从来不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卧室,每天睡前阅读1小时。

我们都应该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很难坚持,但是她讲: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的,只是习惯而已。是的,坚持不容易,但是习惯却很容易做到。

习惯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温水;习惯前一天晚上将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搭配好;习惯晚上8点后不吃零食......这样看来,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些小事上也是可以坚持的,而且做得非常好。

但一个习惯的养成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长期的刻意训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能急躁得有耐心,不能一下子就什么都想做到,都想做好。那不是训练养成习惯,而是一时头脑发热。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来自别人眼中所谓的自律,而是应该来自你心中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律。

我们通常对自律有很深的误解,总认为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背道而驰,无限约束自己。

所以我们总会对自律的人也有误解,总会认为自律的人生活很辛苦。

但我们纵观身边那些极度自律的人,他们的生活真的很辛苦吗?你看到他们6点锻炼、7点晒早餐,每天安心工作,过自己的生活,你不曾有一点点羡慕吗?真正自律的人,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因为他们打从心底里喜欢这种自律。自律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自由的,更是快乐的。

12 12 分享:

相关课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