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

1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满含情感,深情导入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情感就等于没有明媚的春光。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呢?饱含深情的描述是一种较好的导入方法。

如魏书生老师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的一个人,全中国的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都给予及时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志哀。”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

这样的语言让学生很快沉浸在对总理的深情怀念之中,进入学习时就更能体味其深挚殷厚的感情和荡气回肠的韵味了。

二、精美诗文,美轮美奂

诗词名句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其内在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典雅的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有位老师在讲《沁园春·长沙》时是这样导入的: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多么令人伤感的景象!而我们要学的毛主席的名篇《沁园春·长沙》,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秋天的图画,真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板书《沁园春·长沙》)

三、优美音乐,奠定基调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就会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

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老师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他坚持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

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情境故事,天性勃发

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以积累感情,从而形成动力,上课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如学习《竞选州长》一文,有位老师就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

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以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还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笑声,老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你能从《竞选州长》中发现这种特点吗?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五、设悬导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生越惊奇就越想知道,思维就会越积极。如《看云识天气》一课的导入:“请同学们看课本封面云的图像,千变万化的云和天气之间有什么联系?薄云预示什么天气? 薄云预示什么天气? 厚云预示什么天气?虹又预示着什么天气?”一连串的发问,在学生心中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一

1、创新导入。

指教师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价值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完成对新课的学习。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导入:上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的“家”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后,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结合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金钱关系的主题,把七个家庭成员巧妙地组合在这个“家”里。同学们根据这些人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是同处于一种亲情之下的一家子,他们顺理成章地盼着“亲弟”钱财的支持。

有了于勒的钱财,这个家显得和睦、温馨和稳固。于勒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支柱。有了于勒的大力支撑,有女婿的紧紧依附,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美满的大家庭啊!然而,事实上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告诉我们所谓的“亲情”只能是置于金钱之上的。没有钱,长脚的女婿自然更是随时可能迈出家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形象地设计出很有创意的表明社会中金钱关系主题的“家”字。

这个导语的设计始终让学生处于紧张而有兴趣的思维状态,既要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提炼的抽象思维,又要进行扩展的创造性的发散思维,进而将抽象的结果具体化为直观的实形。这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较为完美的结合。此中新奇的联想与独特的比拟都是创造力的体现。这样“新”“巧”的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保持高频思维的吸引力。

2、悬念导入。

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式。上述两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因而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

3、故事导入。

指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科学发现史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课方式。

运用故事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或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应该注意的是故事内容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宜短不宜长,能说明问题即可。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适时转入新知识的教学环节。

4、情境导入。

指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导入,播放电视剧《水浒传》节选以及《水浒传》主题歌:“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梁山好汉中,最能与歌词相符的人物莫过于鲁提辖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就显出这样的英雄本色。

作品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请同学们在主题歌的感情酝酿中自读感知有关内容,领悟文章的精巧构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具有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当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处于更好时,学生的认识功能也发展到更好,教师的教授能力也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会产生忘我的精神状态。

上述例子,即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体验教材内涵之美。运用影视作品创设情境导入,所选作品必须与教材有密切关系,同时作品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不能一味地、纯粹地追求趣味性。

3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二

一、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可以尽快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的时候。上课前,我把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一只老乌鸦,生了几只可爱的小乌鸦。

有一天,她飞出去给她的孩子们找吃的,她找回来一块肉,正准备给她的孩子们,可以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了许多动听的话,称赞乌鸦歌声好听,最后乌鸦张开了嘴,肉被狸狐叼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教师顺势提问:“乌鸦的为什么会被骗呢?究竟是谁造成的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又如:在教学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我一上课就问学生:“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都回答:“想!”然后,我充满激情地描述:“有一天,一只小鸟在天空飞着,不一会儿落到井沿上,它看到井底有一只青蛙,于是对青蛙说天大得很,而青蛙却认为它整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天,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两人因此争论了起来。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说的对吗?”这样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我们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导入的故事要跟课文有一定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度到课文中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设置悬念的形式导入

设置县念导入法就在讲授内容前,先给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思维,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时,一上课,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爬山虎的脚吗?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长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呢?由于学生急于了解答案,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牵动学生,使学生围绕问题去听课。

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一上课,先给学生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诸葛亮,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三天造好了十万支箭,诸葛亮究竟采用什么计策挫败周瑜的阴谋呢?希望大家读完课文后能告诉老师。这样设置的问题,成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催化剂,将学生引入求知的学习境界。

运用这种导入法主要要注意所设的疑问要和课文内容有内在的联系。设疑的深浅度要适宜,太难了学生不感兴趣,太简单了达不到学生开动脑筋的效果。

三、用猜谜或者游戏的形式导入

这种方法能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来。例如在教《落花生》这课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现在老师说条谜语,看谁反应快,猜得准。“白胖孩,做沙滩,外穿大麻衣,里套小红衫,小葫芦,心有酒,剥开来,香扑鼻。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上结果不开花。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学生们听了,纷纷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谜底。这时教师板书课题《落花生》引入新课。又如,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热情很高,异口同声地说:“好!” 我用手巾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分别让学生来“贴鼻子”。

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嘴巴上,另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眉梢上,若得全班同学笑得前斧子后俯,课堂上乐成一团。这时,我顺势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学生齐声回答:“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蒙住了,看不见。”“对。你们说得很对,同学们眼睛蒙上后什么都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告诉我们答案。”

此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被调动起来,有了想找到答案的欲望。教师继而导出课题。这种导入法清新活泼,饶有风味,为学生喜闻乐见,也是造成轻松课堂气氛的开始。

四、背景介绍导入

通过看图、看文、运用引言、生动且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教学手段,创造意境,可以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并配上《高山流水》的音乐。学生一边欣赏音乐,我顺势介绍: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

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就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千古流传的关于他俩友情的故事,题目叫——《伯牙绝弦》在这样的背景介绍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感染,便增强了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就板书课题,学生学起来也就情趣盎然了。

又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出示课题)他于1950年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修铁路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你们知道他是在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修筑这条铁路的吗?”接着,我就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学生认识了解詹天佑垫定了基础。

此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名言导入、复习旧知导入、谈话导入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尽快进入主题。总之,导入从形式,内容,容量,声势上都应讲究方法和技艺,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导入的过程共有五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进入学习课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导入过程。

在具体操作中,必须灵活运用,不能机械照搬,有时这五步界限并不明显,甚至互相交融,有时导入并不需要这样完整的五步,因此在导入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4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三

一、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当作新课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又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几只壁虎让学生观察,然后再拿出已经断了尾巴的小壁虎进行比较。

学生惊奇地说:“一只壁虎的尾巴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它怎么办呢?”由此引入课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

二、由问题导入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开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研究的主题。

三、由故事导入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曾发生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而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故事片段或小故事进行导入。例如,讲授《田忌赛马》一课时,先演示《司马光砸缸》动画,看后让学生说说感受。然后教师小结:这些故事说明了“以智取胜”的道理。接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以妙趣横生的故事导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四、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借助与之紧密联系的歌曲、视频、动画作为课堂导入,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又可以活跃气氛,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一年级教材《快乐的节日》时,可播放歌曲导入课文。

如,教第九册课文《草原》时,首先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播放图文并茂的草原视频画面,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既渲染课堂氛围,又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了文中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促进了课堂上学生情感与文本的交流效果。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修总结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