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1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教学过程是依赖传统的教材和教师授学模式,还是以学生为主角面向生活和实践。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立足教材,倡导读中感悟

语文不像其他科目,它必须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覆盖的知识面都很广,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发掘的资源非常丰富。但语文课最终还是语文课,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语文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怎样体现这两大特征呢?读中感悟是一种好方法。

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怎么样感受到的?”学生画下自认为美的句子,并注上旁批。全班交流时,边读边品:“卧”字好在哪儿?“近看”、“远看”都写出了榕树的什么?“不可计数”指什么?并在黑板上划一划,让学生看一看,师生一齐分享其中点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性。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发掘利用。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主要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实现前面所提到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要经历的过程所要采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文化,自主建构、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经历体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攻关、民主对话。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主动地经历学习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这些目标要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实践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不是由教师传输给他们。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探究、合作研讨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指导、点拨学生学习;学生和教师一起根教材进行民主对话,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个性化的自主建构。

2

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注重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就会受到欢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

3

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出色的教师无不都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出色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

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就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遭,欣赏一番她的 “庐山真面目”。这样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课堂中融入生活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语文教科书,只在这个小范围里绕来绕去,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教语文,我们只会将学生带入一片沙漠。语文老师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善于旁征博引,要能引领学生走进一片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那里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也有金戈铁马、轻吟浅唱。学生在这样的境界中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无论接手哪个班级,第一天上课,笔者都会告诉学生要坚持天天看新闻联播,哪怕就记住了一条也是你的收获,哪怕学习说一下普通话。要留心观察我们的周围,周围处处是我们的学习园地。

笔者任教班级一直有分工合作收集生活中的一些语文知识的习惯,如收集新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轮换做新闻播报员,每周五向全体学生播报本周新闻。收集广告词精妙的网名、店铺名、收集经典的对联,收集名人名言,然后做成手抄报,放在图书角供大家欣赏。只要语文老师有一双慧眼,就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不但教给了学生语文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呆板、单调,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4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展示风度,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课外交谈和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展示一个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学好语文的极大重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文雅风趣的语言,能说善辩的口才,挥笔而就的文才,端庄朴素的仪表。教师是学生的表帅,是学生模仿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仪表常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着学生。

试想,学生遇到一位仪表端庄、朴素并能用简明文雅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实例有条不紊的阐述道理的语文教师,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怎能不对他的语文课感兴趣呢?

点拨欲望,引发兴趣

语文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要想成为社会的弄潮儿,就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学生明白了这点,就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这就是心理学中讲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同时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感染力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做到教法灵活,语言生动有趣,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对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学期一开始,教师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新书的全册概貌和特点,引发兴趣,使学生自觉浏览全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介绍七年级上册散文单元时,老师可以说:“我们将欣赏几位名家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不仅将看到花枝招展的‘春姑娘’妩媚动人的风姿,将感受到整个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我们还将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赏到济南的冬天旖旎奇异的风光。”就这样,用不太长的时间,抓住要点,有针对性地介绍每个单元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好这册书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学习本册语文的兴趣。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