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1、结合小学语文中的内容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与课文相联系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教师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文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语文的热情。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

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也是关于自然发展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揭示语文知识中蕴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主义观点教育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陶冶情操,潜移默化

1、情感诱导法“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教学中,教师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要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总之,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语文学习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2、竞赛训练法利用儿童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的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组织学生竞赛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把荣誉表、成绩栏公布在校园中;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冠军赛、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清楚等习惯,可定期组织“比谁听课最认真”、“比谁回答问题最完整”、“比谁的作业最清楚”的三比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以载道”的课文占了绝大部分,我们应当挖掘教读课文中的那些“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在《散步》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一篇秀美、隽永、内涵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文章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平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人间真情。分析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精彩的片段教学,体会主题内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重视亲情及对生命的责任感。

通过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一些名言警句,这是一些思想品德指向性很明显的内容,我们不但要告诉学生怎样理解运用,还要要求学生努力去实践它。

如《论语》中有这么一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则的内容重点强调了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在教杜甫《蜀相》一诗时,对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赏析,我仔细地介绍了宋朝抗金名将 临终前反复诵读着这两句诗的故事,告诉学生这个名句震撼着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的心。明白古人那种壮志未酬的苦痛心情,从而激励学生学好知识,练就本领,将来去实现伟大理想的豪情壮志。 要求学生识记并背诵这些名言警句,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几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操。

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问题设疑注入鲜活元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

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又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诚实守信放掉自己钓的大鱼的父亲……提出“要是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角色介入,设身处地地思考,有的学生大声说会,有的学生小声说不会,教师在赞叹“父亲”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的同时,慨叹“父亲”伟大的同时看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适时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随后就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以前我会舍不得放了那条大鱼,但学了这篇课文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会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把鱼放掉。可见书中的文字熏陶感染了学生,也起到了“随文潜入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体会成功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正如契诃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教师要关注学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有时候一个词语或句子、故事的理解在小学生的眼里、心里、嘴里所看到的、想到的、说出的,常常富有灵性,充满哲理,教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得不感叹孩童的天真与无邪,纯洁与烂漫。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同时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平台,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品尝到的成功喜悦溢于言表。

4

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多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可建立学生的思维表象,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加深记忆,将学习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

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导致学生都认真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发展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