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教学

1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的课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挖掘其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例如:学习艾青的诗《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这些相同题材的诗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过去、现在,让学生了解我们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祖国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在这些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师在因势利导,必会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幸福安康的社会,更应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应该承担起建设美好家乡的重任。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们的爱国情感,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如何做才是爱国爱家乡呢?学生自由发言的同时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也得到了激发。

学习《邓稼先》这一课,让学生感受到邓稼先对祖国的这份爱。为了报效祖国,他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回到祖国。为了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他离开家人,在条件艰苦的荒漠上从事研究,一呆就是十几年啊,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爱国精神啊!邓稼先对振兴中华有着是不可磨灭的功劳,他的爱国之心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的祖国母亲,给予了我们美好生活。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把精力和智慧用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来,有一天为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团结协作的意识

由于现在的孩子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

在学学习《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是,例如奥次不幸生病了,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在是大家的帮手,而是大家负担,为了团队可以继续走下去,他希望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尽管这样可以走的快一些,但他的同伴们坚决反对这样做,他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伙伴,在一个暴风雪的日子里,所有人敬畏地看着奥次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借此,教师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上不了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2

第二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职高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作为语文教师,针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为何不可以因势利导呢?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读和说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究竟怎样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能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朋友。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影视欣赏活动,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辨,通过这项活动,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 丑恶。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认识到,当官要当清官,做人要做真人!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当然,影视艺术本身的思想内容,就是丰富的德育资源。正如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教育人们摒弃一切虚伪的坏东西,了解一切善的魅力,热爱一切崇高的美。”这种资源融形象性与审美性于一体,融情感性与教育性于一炉,可以避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味以及抽象化的弊端,增强德育的可感性。学生在接受影视教育的过程中,消除了逆反心理,简化了德育过程,强化了德育效果。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寓德于乐,寓德于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民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们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加强对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那么就要加强对民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更加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新课改中,已明确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时,教师要加强对其身份的定位,通过自己作用的发挥来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角度去对知识进行探讨与研究,在对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情实意,从而使得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另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时,教师要以善意的态度去进行,即使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教师也要去耐心地进行教育,用心去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于小学生说来说,教师的一句肯定就可以让他们信心满满,因此,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

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4

语文兴趣教学方法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课文《三峡》时,首先通过观看三峡的记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峡的壮美风光,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自豪。再通过与学生提前课下搜集的一首郭沫若的诗《蜀道奇》相对比:“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由此也让学生更深切领会到课文中有关三峡绵长、陡峭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这样一来,学生由对三峡壮美风光的喜爱、向往进而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学习效果相对于一上来就由教师来对文段进行泛泛的串讲、分析而言要好得多。

又如教《听潮》,预习前,笔者让学生请教音乐老师,搜集以大海为主题的音乐资料,欣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海之恋》;在教《狼》这一课时,笔者叫了几位学生在教室里表演,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授《愚公移山》时,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写一个课本剧,同样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

在学习《白鹭》一文时,笔者准备一幅白鹭图,先让学生欣赏白鹭图,并说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七嘴八舌地在下面说开了,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优美的散文自然要多读,学生深情地朗读,用心品读,找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优美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白鹭“被人忘却的美”。教师引领学生的灵魂沉浮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与作者互动,激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抢读,好不热闹。再让学生分成小组互动品析课文,从不同角度赏析,探寻美在哪里?这样,整个课堂始终把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仅做课堂的驾驭者,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教学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