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朴新教育
广州朴新教育采用1个老师,小组与1对1,2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夯基基础、成绩拔高两不误,共性、个性同兼顾,提升学员水平。

数学课提问的技巧

1

数学课提问的技巧

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数学课提问的技巧

引导学生提问解疑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话题。首先,要引导学生敢问。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有机整体,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营造师生“一体化”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其次,要引导学生会问。要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并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指,面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合理处理,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能够解答的让学生解答,教师不能越厨代庖;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启发,让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只能充当“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例如,学习“平均数”,设置问题:“学生去离学校5千米的公园春游,行走了20分钟,休息20分钟,继续行走了20分钟到达目的地。同学们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问:“老师,‘休息20分钟’要不要计算呢?”教师不置可否,把绣球抛给了大家:“你们说呢?”同学们争论不休,许久没有结论。就在学生愤悱状态,教师引导:“请对照我们讨论的数量关系‘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思考一下”。经过互动交流,终于解决了问题,学生露出满意的微笑。

数学课提问的技巧

联系生活提问

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珍贵资源,联系生活进行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现象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更加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强调了联系生活提问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诸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当联系生活现象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思考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8个苹果,每位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如果有9个苹果,每位小朋友仍然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怎么样才可以让每位小朋友分到一样多的苹果?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从学生熟悉的分苹果这个生活话题导入问题,既唤醒了学生脑海中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他们参与下一步数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更加便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展开相关思考活动。

2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创设生成问题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何落实在教学行为上,还有待努力。课堂教学创设生成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所谓创设生成问题,就是课前预设的问题一旦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受阻,要及时调整问题,创生出新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生成问题,首先要注意因势利导,即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进行引导,创设此时此地有利的问题;其次,要随机应变,即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或全部改变,或局部修整,使得问题更有利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的递进。

例如,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教师的问题是:“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有什么办法说明?”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量角器量;(2)把角剪下来拼;(3)把角折一折等。但是,在实施中发现,学生用量角器量都有误差,另外的方法又别无选择。教师因势利导,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除了量,你还有什么好方法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学生逐步想到并应用其它的探索方法,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多种解读。

数学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果数学课堂的提问过偏、过滥、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能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杂乱冗长。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以形成讨论的氛围,促进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道关于“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分别求它们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不存在交点;(3)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像与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大部分同学首先尝试直观分析,提出“当Δ>0时,与轴有两个交点;当Δ=0时,与轴有一个交点;当Δ<0时,与轴无交点”。在学生有了初步结论后,笔者进一步加以点拨,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因此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造成数学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不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致。人类思维的本质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因此,数学课堂的提问如果不充分去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是以的集体的应答代题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课堂气氛,这样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为避免这种情况,课堂提问要遵循难易适度原则、精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行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需要经历探索、推测和猜想,以及有效的推理去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只有符合这些原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提问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

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在创意、新颖的数学情境中启发学生提问

提问是双向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启发学生提问。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课本教学内容中所创设的情境,不仅新颖,而且可以启发刺激学生的心理智力,更于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又如在应用题中糖水浓度教学中,我们常感到很抽象。例如:? 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从糖水浓度的思考来看,一切都显得十分简单自然,易于接受。用a表示糖的质量,用b表示糖水的质量,m表示新加进去的糖。加糖后,糖水变得更甜了,即浓度增加了,所以应该有上述的不等式。这样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提问,学生学起来当然也就兴味盎然,不觉得枯燥了。

提问要有科学性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教师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用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要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要追求高品质

数学课堂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提问方式都以引发学生思考为核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设计高品质的提问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使然,也是彰显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高品质”并不代表“偏难怪”,其重在提问后使学生有了真实的思考,方能达到提问产生的“四两拨千斤”之效。

如笔者在讲“黄金分割”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舞台上的报幕员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为什么画家一般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提问看似简单,实则深刻,它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数学课提问的技巧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数学学习网专栏。